書接上回,上回書正說到白延壽和楚魁兄弟二人率領五千精銳騎兵如同一把雪亮的尖刀一般從北遼軍的背后扎了進去。
無數北遼番兵正在拼命與雷山等一眾邊軍將士交戰。別看番兵個個驍勇,且人數上占了很大優勢,但想要徹底干凈消滅雷老將軍和他手下的將士們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
雷老將軍這回帶出城的一萬騎兵,個個都是能以一當十的精銳,都是每支軍伍當中的尖子,那等戰斗力自不必說。
雖然如今遼軍勢大好似泰山壓頂一般,幾乎令人有些喘不過氣兒來。但雷老將軍以及手下的一萬將士們,面對鋪天蓋地的番兵是毫無懼色,舞動手中的刀槍是奮力廝殺,把大批遼軍給死死纏住。
北遼軍雖然有著數十萬人馬,但面對這樣一支百戰勁旅卻依舊討不到半點的便宜,眾番兵每向前推進一步都要付出不小的代價。
也正因為如此,北遼番兵們不得不把全部的精力都投入到與順州邊軍的戰斗當中,不敢有絲毫的懈怠。番兵們的心里頭都很清楚一旦他們放松了警惕,只怕自已的命就保不住了。
在這等情況下,無數北遼番兵番將根本無暇去顧及他們的后方,整個遼軍的后陣也顯得空虛了許多。
而這也正好給了白延壽。楚魁兄弟二人可乘之機。白延壽看準了這個難得的機會,這才率領麾下的五千精銳騎兵好似尖刀一般直插遼軍的后陣。
卻說后陣的那一批遼軍士卒,正各自揮舞刀槍和雷老將軍麾下的數千精銳騎兵拼殺,雙方打得是不可開交,難解難分。
就在這么個時候,后陣的遼軍就聽見身后傳來了一陣馬蹄聲,同時還伴隨著如雷般的喊殺聲,那等架勢好似千軍萬馬卷地而來,可謂是聲勢浩大。
一眾北遼番兵聽見這一陣響動,心里頭不由得都是一驚,連忙用眼角的余光往后一看就見一支足有五千人的鐵騎好似一股旋風一般正奔著他們沖殺而來。
就見這支騎兵,每一個都是身強力壯的漢子,身披鐵甲,手持長槍,肋下佩刀,,背后還背著一把弩,胯下騎著的都是膘肥體壯,一日可行五百里的好馬可謂是裝備精良。
在看這五千騎卒的臉上都滿是殺氣,一個個好像是從那尸山血海當中殺出來的一般,遠遠看著就令人是一陣的心驚膽戰。足可見這是一支身經百戰的鐵血精銳。
雖然面對的數十萬北遼精兵,但這五千騎卒的臉龐上卻十分平靜,并無半點懼色。就見這五千騎卒,人人緊握手中長槍,每百人為一排,一共列成了五十排,每一排都是一把雪亮的索命尖刀。
這五千騎卒分為十排,好似十柄利刃一般直插北遼軍的后陣。五千人顯得頗有默契,就連馬蹄聲節奏都顯得十分一致,足可見這支隊伍是訓練有素。
后陣的北遼軍卒一看見這股殺氣騰騰的順州軍邊騎,心里頭都不由得感到一陣的發慌,一時間竟有些慌了手腳,不知道該如何是好?
還沒等到一眾北遼軍士卒回過神來,白延壽、楚魁兩人率領五千邊騎已然殺到了他們的跟前。
一眾北遼軍卒見狀,當場嚇得是大驚失色。直到這時候,后陣的一眾北遼軍才徹底反應了過來。
一眾番兵番將慌忙舞動手中刀槍奮力抵擋,和那五千精銳邊騎展開交手。一眾番兵奮力廝殺,想要早點擊敗這五千齊軍,好穩住自家的后陣。
兩支人馬很快便撞到了一起,各自舞動手中的刀槍是奮力拼殺。一眾番兵想要快些擊敗齊軍,好穩固后方。
可那那里攔得住?守衛后陣的軍卒本就不多,戰力和其余北遼軍比起來簡直是天壤之別。
兩方人馬展開一場混戰,個個都奮勇爭先。交手沒多久,后陣的遼軍就有些抵擋不住了,整個后陣被五千精銳騎兵攪了個天翻地覆。
白延壽和楚魁兩人在馬上一見如此局面,心里頭不由得一陣歡喜。白延壽傳令讓將士們往里面猛沖。不一會兒,原本十分重要的后陣便被數十把鋼刀給打得是落花流水。
眼看著北遼的后陣就要被撕開,白延壽和楚魁啊兩人心里頭也十分高興,率軍拼命沖殺,想要早一步打開后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