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接上回,上回書正說到,北遼軍的副元帥拓跋昊接到了大帥石磊的急令,讓他速速率領麾下的精銳主力趕奔龍虎關前去支援。
拓跋昊接到了大帥的軍令后,頓時感到軍情十分緊急,若是去的晚了,只怕非出大事不可?
于是,拓跋昊不敢怠慢,迅速召集麾下的一眾將領,開始分兵派將,整頓人馬,準備出兵前去支援大帥石磊。
隨著一道又一道的軍令傳下,一眾遼軍將領紛紛領到了自己的任務。費了好一番功夫,拓跋昊才分兵派將完畢,把一切事宜全都給安排好了。
隨后,拓跋昊便讓手下的一眾大將全都下去整頓兵馬,三天后清晨好出發趕奔龍虎關前去支援大帥。
一眾將領紛紛拱手領命,各自下去整頓自己麾下的一眾人馬。
待得一眾將領離去后,拓跋昊也獨自一人返回了將軍府,前去做出發前的一些準備。
俗話說,有話則長,無話則短。三天時間眨眼就過去了,很快便來到了第四天的清晨。
靈越城中一陣陣的戰鼓聲響起,是震天動地。在戰鼓聲中,一批又一批的北遼軍卒在城中迅速集結了起來。
就見那一隊又一隊的番兵在城中列開了陣勢,一座又一座的方陣在城中擺開。每座方陣都是騎兵在前,步兵在后,弓箭手在兩翼壓住了陣腳,顯得十分的嚴密整齊,充滿了殺氣。令人有些不寒而栗,膽戰心驚。
遼軍的人數雖然多,但行動的速度卻一點也不慢。不多時,一眾北遼番兵便整頓好了隊伍是集結完畢。
遼軍不光軍卒嚴整,而且一眾將領也是威風凜凜。只見那一眾北遼將領,個個都是盔明甲亮,手持兵器,臉龐上,眉眼間都隱隱有著殺氣浮現。
一看就知道,這是一群從尸山血海當中殺出來的鐵血悍將,個個都不容小覷。
書中交代,這一回,北遼的副元帥拓跋昊親自挑選出了十五萬精銳人馬組成了援軍,前去支援龍虎關戰場。
這支兵馬中的將士個個都是身經百戰,驍勇無比的精銳,身手都十分不錯,足可以一當十。那等戰斗力非同小可。
拓跋昊是信心十足,他認為有這樣的一支精銳人馬在,任憑那幫南蠻在怎么詭計多端也翻不出多大的浪花。
至于那剩下的五萬人馬和兩萬灰衫軍,拓跋昊則交給了自己的心腹大都督蘇天虎。這蘇天虎胯下馬掌中一對夾鋼板斧也是異常勇猛,乃是遼軍中有名的上將。
拓跋昊對蘇天虎是十分信任,故此才讓他率領剩下的七萬人馬鎮守靈越城一帶,好穩住后方,以防不測。
卻說那北遼軍大陣的最前頭,有一匹烏龍駒,馬背之上端坐一員大將。此人頭戴烏金盔,體掛烏金甲,斜披著皂羅袍,腰跨彎刀,掌中提著一對鑌鐵狼牙棒,不是別人正是北遼軍的副元帥拓跋昊。
待得十五萬北遼軍全部集結完畢,一眾大將紛紛來到副帥拓跋昊的面前向他稟報軍情。
“大帥,左翼兵馬已然集結完畢,請令定奪。”
“大帥,右翼人馬已然整裝待發,只等您一聲令下,便可殺奔龍虎關!”
“大帥,糧草已然全部備齊裝車,我四兄弟率領人馬嚴密看守,保證萬無一失,可安全抵達龍虎關,請令定奪!”
......
北遼軍的副元帥拓跋昊騎在自己的那匹烏龍駒上,聽著一眾將領那一道道的稟報,不住地點頭,對大軍如今的狀態做到了心中有數。
拓跋昊一聽大軍都已然集結完畢,一切已經準備就緒,心里頭也是不由得一陣高興。
隨后,這位北遼軍的副帥沖著一眾將領點了點頭:“如此甚好,諸位且整理隊伍,大軍即刻出發!”
“末將領命!”
一眾將領紛紛拱手領命,隨后便調轉馬頭回到了各自的隊伍當中,開始整頓人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