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金臂二郎趙義和雙鞭大將吳軒,帶領一眾人馬在臥虎山全殲了五千遼軍,一把火燒了北遼的糧草以后,兩人便率領手下的一眾人馬迅速離開了臥虎山,回到了龍虎關當中。
趙義和吳軒這兄弟二人,興沖沖地來向王勝和趙忠這兩位大帥交令。
趙忠和王勝得知兩人全殲了北遼五千人馬還燒光了番兵的糧草,心里頭別提能有多高興了。
順州軍的大帥王勝,當即下令是重賞二人,獎給兩人不少酒肉用來犒勞此次劫糧的一眾弟兄們。同時還賞給了兩人不少的銀子。趙義和吳軒兩人是千恩萬謝。
趙忠見毀糧之計已然成功,于是便向大帥王勝提議:“如今遼軍缺糧,且人數眾多,若時間拖得長了必會不攻自潰,番兵必然想要速戰速決。
我等如今無需出戰,只需再堅守一段時日,待得遼軍存糧耗盡之時,再趁勢出擊,定能一擊必殺,大破番兵!”
王勝聽了趙忠的這番話,覺得十分有理,點了點頭:“趙將軍此言,就按你的主意辦。”
隨后,大帥王勝傳下將令,全軍將士務必堅守城池,沒有元帥軍令,任何人不得擅自出戰,違令者軍法從事。
齊軍中雖有不少將士不解其意,都想著出城打上幾仗,但又不敢抗命,只好壓下心中的戰意,留在城中,專心守城。
果不出趙忠所料,北遼軍在休整了幾日之后,開始頻頻在城外列陣討戰,而且罵得是越發的難聽。幾乎把齊軍的祖宗都給問候了個遍。
守在龍虎關中的齊軍將士聽著城外遼軍的叫罵聲,一個個氣得是火冒三丈,紛紛請求出戰,給遼狗點顏色瞧瞧。
但無論將士們如何請戰,王勝和趙忠說什么也不同意。一眾邊軍將士沒有辦法,只得壓下心中的那股怒火,老老實實地待在龍虎關中。
就這樣,北遼軍一連在城外罵了能有個五六天,嗓子都喊啞了,但愣是沒罵出一個齊軍。一眾北遼軍沒有辦法,只得回到營盤向大帥石磊如實稟報。
“呃,這該如何是好?!”
北遼軍的大帥石磊在聽了一眾軍卒的稟報后,整個人當時就是一皺眉,臉龐上的神色也是越發凝重。
原本石磊想著將齊軍從城里給調出來,自己好布下一系列計策,趁勢大破齊軍,速戰速決,這樣也能最大程度降低缺糧對大軍的影響。
可,他怎么也沒想到,一向敢打敢拼,勇猛無比的順州軍這一次竟然當起了縮頭烏龜,任憑他們如何罵陣,就是不出城迎戰,這讓石磊一時也有些沒了主意。
那位說干脆直接調集人馬,強攻龍虎關不就完了?事情可遠沒有這么簡單,齊軍在龍虎關早已做好了充分的準備,如今的龍虎關可謂是固若金湯。
若是遼軍強行攻城,那無疑是以卵擊石,徒增傷亡罷了。石磊深諳此理,故此沒有下令強攻。
閑言少敘,書歸正文。卻說石磊在聽了軍卒一連串的稟報后,一時間也有些束手無策。
石磊讓眾人全都退下,自己則獨自一人在大帳中思索著對策。
他在大帳中來回走了能有好幾圈,絞盡腦汁是冥思苦想。但過了好一陣,依舊沒能想出什么好辦法。
石磊的心里頭不由得感到一陣的煩躁,臉上浮現出一抹不甘之色:“莫非,如今只能強攻龍虎關不成?”
“報!”
就在這么個時候,石磊忽然間聽見帳外傳來一聲喊,一名探馬急匆匆跑進了大帳:“啟稟大帥,屬下有要事相告!”
欲知這名探馬究竟有何要事稟報,且聽下回分解。</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