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接上回,上回書正說到,北遼大帥石磊率領手下的一眾兵馬正在和銀甲槍仙趙忠展開大戰,想要拼死突圍而走。
卻不料就在這么個時候,三路齊軍先后趕到和趙忠手下的兵馬兵合一處,將打一家。四支順州邊軍加在一塊兒總共有近十萬人馬將石磊和其手下的一眾番兵番將給圍在了當中.
石磊和麾下的一眾番兵番將見狀,頓時大吃了一驚,他們萬萬沒想到,派出去四面迎戰齊軍的幾支兵馬非但沒能將齊軍給擋住,反而讓幾路齊軍陸續趕到了中營和趙忠完成了匯合。
一眾北遼番兵看著周圍的四支齊軍,臉龐上都是驚慌之色,更有那膽小的渾身發抖,險些連手里的刀槍都握不住了。
要知道,他們拼盡了全力這才和趙忠手下的這支齊軍打了個平手,如今又有大批精銳齊軍趕來,要想突圍那可真是勢比登天。
如此局面,怎能讓這幫番兵番將不慌張?就見這些番兵番將個個面面相覷,一時間都不知道應該怎么辦才好。
北遼大帥石磊見此情景,心中也不由得一陣發慌,不過他很快便穩住了自己的心神,憑借著三寸不爛之舌開始鼓舞手下將士們的士氣。
經過他的這一番鼓舞,遼軍原本低迷的士氣頓時便被提升了許多。一眾番兵番將紛紛舞動手中的刀槍向齊軍沖去,是奮力拼殺,比起先前還要兇狠幾分。顯然想要一鼓作氣殺出一條血路好突圍而走。
但心里想得容易,實際做起來可就難了。雖然遼軍比起先前要兇狠勇猛了不少,但齊軍也不是吃素的。
就見這些邊軍將士各自揮舞手中的刀槍,把一眾北遼番兵給死死纏住。無論這幫遼軍如何拼命沖殺,就是撕不開一點口子。
石磊率領一眾親兵在門旗之下觀戰,越看,心里頭越是著急。他知道,如今這等局面,若是拖得長了,只怕自己和手下的將士們有一個算一個都得盡數葬身于此地。
石磊心中這樣想著,不由得是越發著急恨不得立刻能找到一條出路來。他騎在馬上,一邊觀察著戰場上的形勢,一邊在心里頭不斷思索著突圍的辦法。
石磊思索了一陣后,突然目光一凝,一眼看見包圍圈的北面只有數千兵馬在那里防守,乃是整個包圍圈當中最為薄弱的一面。
石磊見此情景,心里頭不由得一陣歡喜:“當真是老天有眼,給了我等這么一條生路。”
石磊心里頭這樣想著,兩個眼珠子來回這么轉了轉,頓時打定了主意。
隨后,石磊忙把掌中的青龍戟在空中一舉,代替軍令:“弟兄們,不要戀戰,集中兵力往北面給我沖!”
石磊的這一聲高喊,就好像一個炸雷一般在半空中炸響開來,包圍圈里外的一眾人等全都聽得是一清二楚。
包圍圈中的一眾北遼軍將士正在奮力拼殺,忽然間聽見自家大帥這一聲大喝,不由得就是一愣,顯然都有些不解開其意。
不過,他們都是久經沙場的精銳老卒,經驗十分豐富,他們很快便注意到了包圍圈的北面只有區區幾千齊軍防守,顯得十分薄弱。
一眾番兵番將見此情景,心中頓時一陣歡喜,也瞬間明白了大帥那道軍令的用意。
于是,包圍圈中的一眾遼兵不再分散突圍,而是迅速集結在了一起,各持刀槍,催動戰馬直奔包圍圈的北面而去。
守在包圍圈北面的數千齊軍見狀,連忙各自揮舞手中刀槍迎了上來。兩方人馬當即便撞在了一起,打起了交手仗。
番兵番將本就一心想著突圍而走,如今好不容易找到了一個突破口,自然拼命朝著一點猛攻。
就這樣,數萬番兵番將合成了一股,拼盡全力向包圍圈的北面奮力拼殺想著快些撕開一道口子好突圍而走。
守在包圍圈北面的那數千順州邊軍士卒一看不好,各自揮舞手中的刀槍是拼命抵擋,可謂是英勇無比。
可盡管北面的這數千齊軍十分勇猛,但面對數萬北遼精銳在人數上差得實在太多,而且那些番兵個個都抱著拼死之念頭,比起之前可謂是兇狠了數倍不止,數千齊軍雖拼死抵抗,但時間一長還是有些難以招架
兩方軍卒拼殺了能有好一陣,守在北面的數千齊軍越發招架不住,被一眾番兵打得是連連后退,就連陣型都變得有些散亂了,眼看著北面就要守不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