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接上回,上回書正說到,北遼番兵費了好一番功夫總算在石溝之上搭起來了一座浮橋,得到了一條生路。
一眾番兵經歷了一場大敗,早已經沒了斗志,都想著能早些回到草原去。
因此,當這些番兵一看浮橋已然建好了,,頓時一陣歡喜,不顧一切,紛紛向浮橋這邊涌去,一時間是一陣大亂。
石磊一看麾下的一眾將士變得如此瘋狂,心里頭頓時就是一驚,情知不妙。這位北遼大帥心里頭清楚,照這樣下去,別說快速過溝擺脫追兵,只怕自己的陣腳就已經亂了。
到時若是再被齊軍給鉆了空子,趁勢掩殺,那自己手下的一眾將士只怕唯有全軍覆沒一途可謂是斷無生理。
為了讓手下的將士全都冷靜下來。石磊,忙把青龍戟一揮,傳下軍令,讓大軍止步,違令者軍法從事。
石磊的這一聲大喝,頓時在一眾遼軍當中炸開。一眾番兵番將聽見自家元帥發令,頓時清醒了許多,逐漸冷靜了下來。
隨后,一眾將士都把各自的目光投向了石磊,等待著他的號令。就見一眾番兵番將目光閃爍顯然都有些等不及了
眼看著一眾將士都恢復了冷靜,石磊的心這才放了下來。
而對于如何過溝,石磊心中也已然有了計較。這位北遼大帥心里頭清楚,如今雖有浮橋相助,但過溝的風險依然不小。
因此他為了能減小傷亡,保險起見,決定還是由自己親自率領一部分兵馬先行過溝,也好為將士們前去探探路,打好前站。
石磊在心中打定了主意之后,遂提馬上前,把掌中的青龍戟一擺:“弟兄們,如今浮橋已成,時機已到,還請稍安勿躁,聽本帥號令!”
“我等謹遵大帥將令!”
一眾番兵番將聞言,紛紛沖著石磊一拱手,是齊聲應和。再看眾人的眼中皆是有著一抹興奮呢閃過,都盼著能早些過去,好離開這是非之地。
石磊見此情景,微微點了點頭:“諸位,此溝十分寬闊,不易行走,如今我等雖有浮橋相助但風險依舊不小,萬不可輕敵大意。”
一眾番兵番將聞言,都紛紛點了點頭,他們雖急于求生,但并未喪失理智,心里頭都明白大帥所言十分在理。
石磊頓了盾娘又道:“本帥思索再三,決定還是以先前行軍方式依次過溝最為穩妥。由本帥做先鋒,率領一部分將士先行一步,前去探路。
待得本帥信號傳下,其余各路將士可如先前那般,依次上橋過溝,不得有誤!”
石磊的這番話一出口,一眾番兵番將不由得面面相覷,臉龐上的神情不斷變換,顯然都有些各懷心事、
那位說,這些個番兵番將究竟都在想些什么。書中交代,這一眾的番兵番將隱隱間分成了兩派。
其中一派,乃是北遼嫡系將士,這些將士對自家的大帥十分擁戴,自然理解石磊的用心。
不過,這些將士心中也很是擔憂,時刻掛念著自家大帥的安全,生怕他出什么意外。因此,這些將士都有些不愿讓自家大帥親自冒險。
但是,這些將士也深知自家大帥的脾氣,知道他肯定不會聽,搞不好還會劈頭給一頓訓斥。
正因為如此,一眾將士知道大帥心意已決,也就不好再多說什么,只好都壓在了心里頭
至于這另一派則是六國三川的各路人馬。他們雖聽命于石磊,但實際上和北遼并非是鐵板一塊,各國的心里頭都揣著各自的小心思。
若是平日里都打勝仗,那自然是能齊心協力,一致對外,而如今遭到這等慘敗,三川六國的心思早就散開了。
(還有一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