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嬸,這些欠條可不少啊!你們怎么不拿去催債呢?哪怕能收回一部分也是好的呀。”
大叔苦笑著說:“他們欠著錢沒給,也不好意思再上門求醫問藥。”
“即使身體不適,也都會強忍著病痛。”
大叔接著說道:“前幾天,我與愛人商量后決定將所有欠條都燒了。”
“我們不想讓這些欠條成為他們就醫的障礙,只希望他們能夠毫無顧忌地前來尋求治療。”
這番話深深地觸動了陳易,大叔夫妻倆不僅醫術高超,更有著一顆仁厚善良的心;
他們愿意放下個人利益,只為讓更多人得到及時的救治。
在醫療行業暴利的今天,這樣的好人實在是太少太少了...
各大藥房的藥品價格逐年攀升,而醫院里的各種檢查項目也日益繁多;
生病對于普通人來說,已經成為一種沉重的經濟負擔。
陳易突然想到之前看到的一句話,但愿世間無人病,何妨架上藥生塵;
大叔夫妻倆這樣的仁醫,心里應該一直都裝著這句話吧...
只是這樣的好人,怎么能讓他們過得這么艱難呢!
陳易直接拿出了手機,說道:
“大叔,我留個你的電話吧,萬一哪天有個頭疼發熱的,還可以咨詢下你們。”
大叔毫不遲疑的報出了一串數字,笑著說道:
“小伙子,你盡管問,要是不嫌麻煩,來我這里看都是可以的。”
把號碼存好后,陳易直接將他們的大包小包拿了起來,往車子地方走去;
“大叔,我這有車,直接把你們帶過去吧。”
大叔頓時有些不好意思,拒絕道:
“這怎么好意思呢,我們還是自己走吧。”
陳易笑了笑,“你們啊,就別推辭了,我正好順路。”
說完,就打開了車門;
姜心姜靈早就趴在車窗上看到科長和他們聊天了,見科長邀他們同行,很有眼力見的下車幫忙把東西提上來。
大叔和大嬸見狀,也不再推脫,連連道謝后上了車。
一路上,幾人聊了很多。
姜心好奇地問道:“大叔,你們在嘉樂鎮當村醫多久了?”
“哈哈,已經有三十八年了吧。”大叔笑著回答。
姜靈不住感嘆:“這么久啊!那你們一定治好了很多病人吧。”
“哪里哪里,這都是我們應該做的。”大叔謙虛地說。
“是啊,我們當醫生的,就是要救死扶傷嘛,哪在乎能賺多少錢。”大嬸補充道。
聽到這里,陳易、姜心和姜靈三人對視一眼,心中都涌起一股敬意;
在這個日益浮躁的社會里,像大叔和大嬸這樣堅守崗位、無私奉獻的人太少了。
將大叔大嬸送到目的地后,三人開始折返回到民調局;
回去路上,陳易給許久沒聯系過的傅叔叔打了通電話,將大叔夫妻倆的事跡轉述了一遍。
傅叔叔當即表示,會馬上安排人員采訪,讓這件事登報;
這樣的好人好事,必須得到正面的宣傳,和相關部門的扶持。
陳易覺得,宣傳和肯定是一方面;
但更重要的,是要讓貧困群體能看得起病,讓村醫群體的收入得到保障。
陳易更希望,能通過這次的宣傳,讓大家留意到身邊的真善美;
網絡發達的現代,大家每天都被許多負面消息包圍。
但其實,好人好事,離我們并不遠,或許就在我們的身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