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他給人看相不在乎錢財,只求有個吃住;
最重要的是他說出的每一副卦辭都像是一首打油詩,半說半唱間就將對方的卦象說的明明白白。
村頭有戶人家恰巧家里有套閑置的舊居,就簡單整理下讓他住了下來;
他倒也不嫌棄房子破敗,反倒像是樂得清靜,在他們村一住就是一個多月。
白天他幾乎不出門,總是待在房間里面,后來曾有好奇的孩子趴在后面的窗戶想探個究竟;
據說只聽到他在里面大聲誦讀著什么,有時又突然停下來,嘴里嗚嗚咽咽,似乎有些悲戚。
后來村里有見過世面的人便說,他大概原本不是算命先生;
或許哪里來的教書先生也未可知,可能是生活遭了些變故出來躲難的。
當然,這只是大伙的猜測,他本人從不提及自己的身世半句~
傍晚時分,待村民們忙完了一天的活計,三三兩兩聚集到村頭一片寬闊的小廣場;
他便拎著一只馬扎子,慢悠悠的坐下,開始當天的看相。
一開始大伙對他的話還半信半疑,但很快就發現他看相特別準;
所以,每天傍晚,小廣場上總是早早的圍滿了人。
有一天,小魏的二嬸也好奇去找他看相;
人還沒坐穩呢,那先生已經閉上眼開唱了:
“眼前這位姐妹,你是門前堆著一堆灰,任憑雨打風來吹,誰人見了都來推一推。”
“你是打碎牙齒肚里咽,黃連吃盡苦連連……”
原來,小魏這位二嬸人生的俊俏,為人十分善良,干活也勤快;
真可謂是十里八鄉難得的好媳婦。可誰曾想,竟嫁到了一戶不通情達理的人家。
二嬸的婆家總共有七八個子女,只有二叔(她老公)做了教師;
那時候稱作“吃國庫糧的”,其余兄妹都在家務農。
但其實那時候老師的工資非常低,根本不夠二嬸一家的吃穿用度;
幸好二嬸這人心靈手巧,又非常勤勞吃苦,除了經營好家里的幾畝地之外,又養了一群長毛兔剪兔毛賣錢。
秋冬季還跟著鄰居,學著去后山果園里推幾車蘋果販賣;
就這樣到處貼補著,家里日子漸漸紅火起來。
可是二嬸的婆家人卻不認為這好日子是二嬸的功勞;
反而覺得她跟著上班的二叔享福太多,那二叔每個月的工資也應該分給兄妹幾個才合理。
那時候二叔在外地上班,家里的農活幾乎幫不上忙,一到農忙時節二嬸根本忙不過來;
可她婆家非但不幫忙,還幸災樂禍的看二嬸的熱鬧。
她那婆婆和惡毒的小姑子更是常常在二叔回家的時候,添油加醋的說些莫須有的壞話;
偏偏二叔是個愚孝型的,一聽就不由分說的對著二嬸就是一頓打罵。
二嬸是個極善良的人,為了家庭和諧,不愿意將事情鬧大,所以很多時候都是忍氣吞聲...
俗話說,一家不和鄰居欺;
時間久了,村里一些心眼不好使的便也來欺負二嬸。
比如說,看她前腳賣了兔毛,后腳就要來找她借錢!
這讓二嬸很為難:不借吧,怕人說自己不是;
借吧,可自家幾個孩子還在等著用這錢交學費呢。
更有甚者,明目張膽的去二嬸家的地里采摘還沒來得及收割的農作物;
事情是誰做的,其實二嬸心里明鏡似的,但又有什么辦法呢?
二叔常年不在家,婆家人又不給自己撐腰,她一個女流之輩又能怎么做呢?
平日里二嬸將這些苦都默默的咽到了肚子里,如今,這些委屈竟被一素不相識的算命先生說中;
二嬸不禁一時悲從中來,眼淚忍不住簌簌往下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