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有三個小時的緩沖時間,這一點倒是挺人性化的。
對于無限世界的副本任務,宋仁可以自行選擇是否進入。
不過,這個選擇,壓根就沒什么好猶豫的。
相對來說,即將開始的副本世界:我是傳奇。宋仁記得,這是一部早些年的雙結局經典喪尸電影。
故事的起因是一種被用于治療癌癥的克里平病毒,發生了自我突變。
盡管在后續的實驗過程中,已經被緊急叫停。
可病毒已經通過接種者,徹底的擴散到了外界了。
最終,這場病毒導致了全球90%的人類死亡,以及剩余9%的人,也變成了只能在夜間行動,一種類似于吸血鬼的夜行怪物。
說他們是常規電影中的喪尸,可能還有些不大準確。
更形象的叫法,應該是‘夜魔’才對。
夜魔是懼光的,或者說是懼怕紫外線的照射。
他們全身上下的毛發脫落。
畏寒,嗜血,具有極強的攻擊性,且食欲也極為夸張。
電影中,對夜魔的食欲方面倒是描寫不多。
但在原著小說里,這幫怪物的進食十分瘋狂,可以將全球都吃到種族滅絕的地步。
夜魔正常狀態下的呼吸,就是十分急促的,體內的新陳代謝極快。
在力量與速度方面,擁有著出類拔萃的特性。
只不過,身體的防御性不同于常規喪尸,甚至比起人體還要更脆一些。
同時,在智慧層面上,夜魔也并非是沒有理智的喪尸怪物,而是一類智慧生物。
將其歸為新人種,甚至是一點都不夸張。
影片的主線,圍繞著科學家的男主內維爾,獨自生活在廢棄的紐約曼哈頓。
從病毒爆發開始至今,三年的時間過去了。
他一直在利用自身具備的免疫能力,研制針對性的解毒血清。
而陪伴在他身邊的,只有一條德牧忠犬了。
可以說,其完美印證了‘開局一人一狗,裝備全靠撿’的這句網絡戲言。
這部經典影電影,擁有著開放式的雙結局。
一個是內維爾研制成功病毒抗體后,將含有抗體的血清托付給了幸存者安娜。
而他自己則是留下來拖延時間,順便用一枚手雷,與沖進實驗室的大群夜魔,同歸于盡了。
這個結局在劇情上相對合理些。
只是在最后一幕中,內維爾僅用了一枚手雷,就和沖進實驗室的一大群夜魔同歸于盡,多多少少有些過份夸大手雷的威力了。
除非實驗室里,提前釋放了滿屋的危險氣體。
不然的話,單單一個手雷,即便是溫壓手榴彈,也達不到電影中如同井噴般的爆炸效果。
而在另一個版本的結局中,內維爾是在夜魔王即將撞開實驗室的強化玻璃時,注意到夜魔王用血跡在玻璃上涂抹出來的蝴蝶形狀。
從而聯想到了被他抓來,作為研制解毒血清的實驗體——女夜魔。
在女夜魔的背后,就有一處蝴蝶紋身。
而夜魔王之所以糾集大群夜魔,一直對他窮追不舍,也正是因此。
最終,內維爾選擇將女夜魔還給了對方,而夜魔王也仿佛在無聲的信守承諾,放走了幸存的男主。
這一個結局,就相對理想化了些。
只能說,這個結局中的夜魔王,人還怪好的呢。
兩個結局,無論是哪一個,都有一點理想化。
事實上,在原著小說的結局,就又是完全不同的另一個版本了。
這其中,內維爾被夜魔追殺的原因,已經不再是女夜魔的問題。
而是他為了研制解毒血清,一直在狩獵夜魔,從事實驗研究。
這也導致他成了夜魔的生活圈里,如同都市傳說一樣的恐怖怪物。
作為全球惟一人類的他,對比大量存在的夜魔,已經成了如同人類世界的吸血鬼一樣的另類傳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