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良雙手接過酒杯,眼中淚光閃爍,微微躬身行禮,聲音略帶哽咽地說道:
“陛下,臣心意已決,還望陛下理解。大漢的未來,陛下自當以睿智和果敢謹慎把握。”
張良抬起頭,目光堅定地看著劉邦,眼中雖有感動,卻并無絲毫動搖之色。
劉邦眉頭緊皺,如山川溝壑,緩緩踱步至窗前,背對著張良,望著窗外的夜色,長嘆一聲!
“誒!子房啊,你這一走,朕如同失去了左膀右臂,頓感孤立無援呀。”
說罷,他轉過身來,再次走到張良面前,雙手搭在張良的肩膀上,目光直直地盯著他,仿佛要將他的身影深深地刻在心中。
張良輕輕掙脫劉邦的雙手,后退一步,拱手說道:
“陛下,臣已心力交瘁,實在無力再為陛下分憂解難。”
張良的臉上露出一絲愧疚之色,如陰霾掠過。
劉邦搖了搖頭,重新坐回椅子上,用手揉了揉太陽穴,聲音略帶疲憊地說:
“子房,朕明白你的苦衷,只是這往后的路,朕不知該如何走得更穩更妥。”
張良走上前,微微俯身,目光專注地說道:
“陛下,只要陛下秉持仁政,心懷天下蒼生,善用賢能之才,大漢必能繁榮昌盛,千秋永固。”
劉邦抬起頭,眼中閃過一絲希望的光芒,急切地問:
“子房,你可有什么具體的良策建議留給朕呢?”
張良沉思片刻,緩緩說道:
“陛下,當務之急是安撫百姓,讓他們安居樂業!發展生產,充實國庫!鞏固邊疆,抵御外敵...”
張良邊說邊用手指輕輕比劃著,神情專注而嚴肅。
劉邦認真地聽著,不時點頭,臉上的神情時而凝重,仿佛在思考著其中的深意,時而舒展,似乎看到了未來的希望。
最終,張良再次拱手行禮說:
“陛下,臣能說的只有這些了,望陛下珍重。”
劉邦站起身來,走到張良身旁,拍了拍他的肩膀,聲音低沉而有力地道:
“子房,朕會記住你的話。你此去山林,一定要照顧好自己,若有朝一日改變心意,朕的大門永遠為你敞開。”
張良深深地鞠了一躬,然后轉身,步伐堅定卻又帶著一絲留戀,緩緩離開了密室。
最終,在一個夕陽落幕的傍晚,張良拜別眾人,頭也不回地離開了這繁華卻又充滿爭斗的宮廷。
他的步伐堅定有力,如同出征的戰士,但心中卻也難免有一絲惆悵與不舍。
他深知,這是他為自己選擇的道路,遠離紛爭喧囂,尋求內心的平靜與安寧。
宮廷之中,依舊風云涌動,各方勢力暗中角逐。
而張良的離去,似乎也預示著一場更為驚心動魄的權力較量即將拉開帷幕,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無人能阻擋其前進的步伐~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