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遙遠的燕地,燕王臧荼曾是項羽的舊部,盡管在楚漢之爭的洪流中,他迫于形勢選擇歸順劉邦,但內心始終彌漫著不安與惶惑。
呂后以其敏銳的洞察力,捕捉到了臧荼的這份不安,為了牢牢鞏固自己和劉邦的統治地位,她精心謀劃,決意誣陷臧荼與匈奴人暗中勾結,給他扣上一個謀反的帽子。
某個傍晚,一次宴會之上彌漫著祥和的氣氛。
可是呂后突然當著滿朝大臣的面,聲色俱厲地指控臧荼通敵叛國。
呂后的眼神如寒冬的冰霜般陰冷,聲音如尖銳的利刃劃過空氣,打破安詳道:
“燕王臧荼,私通匈奴,心懷不軌,妄圖謀反,此等罪行天理難容,罪不可赦!”
此語一出,猶如一道驚雷在宴會上炸響,大臣無不震驚,交頭接耳之聲瞬間四起。
遠在燕地的臧荼,得知這一消息后,憤怒如火山般噴發,又驚又怒的情緒幾乎將他吞噬。
他的內心充滿了憤怒與不甘,大喊道:
“我為了燕地的安寧,為了百姓的生計,不得已歸順劉邦,本想從此安分守己,卻不曾想遭到呂后這般誣陷!”
他的雙手緊緊握拳,指甲幾乎陷入掌心。
“毒婦、呂后,你這是惡意誣陷!我臧荼對大漢忠心耿耿,天地可證,何來通敵叛國之說?”
臧荼憤怒地咆哮著,聲音中飽含著無盡的悲憤與冤屈,他的雙眼因憤怒而布滿血絲。
然而,深宮中的呂后卻絲毫未被臧荼的憤怒所動搖,她的眼神依舊冰冷如鐵,在她眼中,臧荼仿佛已是一具尸體,要其必死。
“證據確鑿,他還敢在此狡辯?陛下!此等逆賊,若不即刻剿滅,必將后患無窮!”
后宮中,呂后找到劉邦,繼續添油加醋語氣強硬如鋼的說道,其眼神中透露出的狠絕讓人不寒而栗。
此刻的劉邦,心中雖對呂后的指控存有疑慮,但在呂后的強勢逼迫下,他不得不做出決定。
“那好,我傳旨召他回朝接受調查。若他不敢前來,那便是心虛,謀反的罪名也就坐實了!”
劉邦緩緩說道,眼神中流露出一絲復雜的情緒,那是無奈、猶豫與擔憂的交織。
不久,一道圣旨如疾風般傳至燕地。
燕王臧荼顫抖著雙手展開圣旨,當他看清圣旨上的內容后,心中頓時一片冰涼!
他深知,一旦隨劉邦回朝,等待他的唯有死路一條。
“劉邦啊劉邦,你我曾一同征戰,我本以為歸順你后能保燕地一方平安,卻不曾想你如此輕信毒婦、呂后的誣陷。我若就此赴京,必是死路一條,燕地的百姓也將陷入水深火熱之中。”
臧荼的眼神中透露出絕望~
但在這絕境之下,臧荼的心中燃起了一股反抗的怒火!
“既然你們不給我活路,那我唯有拼死一搏!”
他猛地拔出佩劍,高聲怒吼道:
“呂后,劉邦,你們逼人太甚!我臧荼今日反了!”
這一消息傳至朝堂,劉邦決定親征燕地,以平息這場叛亂。
朝堂之上,氣氛瞬間變得緊張而凝重。
樊噲、夏侯嬰、周勃等將領聽聞臧荼造反,紛紛挺身而出,主動請戰。
樊噲率先大步踏出,他身材魁梧壯碩,如同一座小山般矗立在朝堂之上。
他聲如洪鐘,震得朝堂梁柱似乎都微微顫動,道:
“陛下,末將愿為先鋒,率領大軍如猛虎出籠,將臧荼那逆賊徹底剿滅!我要讓他知道,背叛大漢的下場只有死路一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