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們流離失所的慘狀、餓殍遍野的景象在他的腦海中揮之不去。
那些骨瘦如柴的孩童、絕望哭泣的老人,一幕幕如同噩夢般折磨著他。
而另一邊,呂氏的族人聽聞了大臣的提議,怒不可遏,氣得摔碎了手中價值連城的名貴杯盞,碎片四濺,如同他們破碎的憤怒。
有人尖銳的叫聲在密室中回蕩,猶如厲鬼的嘶吼說:
“這簡直是大逆不道!”
之后呂氏族人在密室中密謀對策。
呂氏族人個個面露惶恐,冷汗涔涔,卻又心懷不甘。
呂后目光陰沉,如深不見底的寒潭,與呂氏其他咬牙切齒的族人商議說道!
“我們絕不能坐以待斃,必須再拉攏一些朝中勢力。那些見利忘義的家伙,只要給足好處,不怕他們不幫我們!”
“對!利用他們手中的權力和人脈,保住我們的地位和家族的榮耀!”
“必要時,不惜一切代價!派人去給那些見風使舵的官員送厚禮,許以重諾。誰要是敢背叛我們,定讓他死無葬身之地!”
之后皇帝劉盈的近臣們也分成了兩派,一派堅決支持鏟除呂氏,認為這是拯救大漢的唯一途徑。
這一派的大臣們言辭激烈,列舉著呂氏一族的種種罪行,痛心疾首地表示若不除之,大漢危矣。
他們慷慨激昂,情緒激動得連胡須都在顫抖道:
“陛下,呂氏一族罪惡滔天,若不鏟除,大廈將傾啊!我們不能眼睜睜看著大漢的江山毀在他們手中。”
另一派則認為不可不顧及親情,應當尋求一種溫和的解決方式,以免引發宮廷內亂。
他們主張通過勸說呂后收斂,以維護皇室的和睦。
這一派的大臣們面色凝重,語氣誠懇的說:
“陛下,親情不可不顧,或許可以曉之以理,動之以情,讓呂后迷途知返。”
兩派爭論不休,宮廷之中的斗爭愈發激烈,氣氛緊張得讓人幾乎無法呼吸,這也讓皇帝劉盈難以決斷。
就在這緊張的局勢下,一位德高望重的老臣悄悄求見劉盈。
他步入書房,腳步沉穩而緩慢,恭敬地行禮后,緩緩說道:
“陛下,老臣深知您此刻的艱難。但請您想一想,歷代因外戚專權而導致王朝衰敗的例子不勝枚舉!”
“很多的教訓歷歷在目,那些曾經輝煌的王朝,因為外戚弄權,最終走向滅亡。若不果斷處置,只怕大漢的基業將毀于一旦啊!”
“如今百姓受苦,江山飄搖,陛下應以大局為重,做出明智的抉擇呀!老臣愿為陛下肝腦涂地,只求大漢江山永固。”
宮廷的風,愈發寒冷,吹過宮殿的角落,發出嗚嗚的哀鳴。
劉盈陷入了親情與江山的艱難抉擇之中。
每一個決定都關乎著無數人的命運,他深知自己肩負的責任重大,卻又在親情的羈絆中舉棋不定。
夜已深,劉盈仍在書房中苦思冥想,燭光搖曳,映照著他那憂慮而憔悴的面容。
他的身影在燭光中顯得孤獨而無助,仿佛被整個世界所拋棄。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