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各種如山般沉重的壓力與撲朔迷離的未知之下,漢景帝劉啟無奈地做出了一個,令天下震驚的決定!
腰斬當年自己的老師,晁錯!
那一日,菜市口人山人海,喧鬧嘈雜。
風呼呼作響,透著無盡的悲涼,好似在為即將到來的慘劇哀鳴。
晁錯的身影在熾熱的陽光下顯得那般決絕,他昂首挺胸,目光堅定,毫無懼色。
身上的官服在風中微微擺動,像是他最后的抗爭。
他的發絲在風中凌亂,卻絲毫不減其威嚴。
周圍的百姓們交頭接耳,有的面露惋惜,搖頭嘆息,低聲嘟囔著~
“這晁大人一心為國,怎落得如此下場?”
那聲音中帶著深深的無奈與同情,眼神中滿是對晁錯命運的悲哀,眼眶微微泛紅,淚水在眼眶里打轉~
有的則心懷恐懼,瑟縮著身子,生怕惹上禍端,眼神中充滿了驚慌,額頭上豆大的汗珠不斷滾落,雙手不自覺地緊緊抓住衣角,指關節都因為用力而發白~
還有的義憤填膺,大聲叫嚷著!
“晁大人冤枉啊!他何罪之有?這是昏君的錯!”
但很快,就被一旁的朋友們捂住嘴巴拖走,怕他也引來殺身之禍!
只見,他那掙扎的身影顯得如此無助,雙腳在地上拖拽出深深的痕跡,鞋都掉了一只,嘴里還在含糊不清地呼喊著,聲音越來越微弱。
當晁錯的生命消逝,漢景帝劉啟的心中也生起愧疚。
他想起晁錯曾經是他的老師,在自己年少時便悉心教導,為他答疑解惑,耐心地講解經史子集,傳授治國之道,對自己有恩!
那時候,晁錯總是手捧著書卷,逐字逐句地為他解讀,眼中發著智慧的光芒。
夏日的午后,書房里悶熱異常,汗水濕透了他們的衣衫,晁錯卻絲毫不覺疲憊,依然聲情并茂地講述著,聲音在酷熱中顯得有些沙啞,講到激動處,額頭上的青筋都凸了起來,汗水順著臉頰流淌~
寒冬的夜晚,炭火明明滅滅,不時有火星濺出,晁錯仍滔滔不絕,為他分析著古今中外的治國方略,凍得發紅的雙手比劃著各種手勢,嘴里呼出的白氣在燭光下若隱若現,睫毛上都結了一層薄薄的霜~
可如今,在這復雜的朝局和動蕩的局勢面前,這些往昔的恩情都顯得微不足道!
江山百姓的穩定安寧!
不可與情義等同!
晁錯被處斬后,朝中大臣們人心惶惶,議論紛紛,都在揣測著漢景帝的心思。
而那些一直反對晁錯的勢力則暗自得意,認為終于鏟除了一個心頭大患。
他們在私下里舉杯相慶,謀劃著如何進一步鞏固自己的勢力。
在那奢華的府邸中,燈火通明,他們的笑聲在回廊中回蕩~
“這晁錯一死,咱們的阻礙可就少多了,得趕緊想法子讓皇上順著咱們的意思來。”
有人諂媚地這樣說道!
“大人高瞻遠矚,如今總算能放開手腳了。”
那諂媚的笑容扭曲得令人作嘔,臉上的肥肉都擠在了一起,眼睛瞇成了一條縫!
另一個則繼續附和著說:
“是啊,以后咱們可得好好把握機會,可不能讓這機會溜走。”
說話間,眼神中透露出貪婪和野心,嘴角還掛著一絲不易察覺的陰笑,露出一口黃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