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光荏苒,大漢在劉詢的治理下愈發繁榮昌盛。
為了表彰那些對大漢有功之臣,劉詢決定設立麒麟閣,將他們供奉之。
麒麟閣建成之日,陽光灑在那金碧輝煌的建筑上,雕梁畫棟熠熠生輝,莊嚴肅穆的氣氛彌漫四周。
首位供奉之人,便是霍光。
盡管霍家曾犯下大錯,但劉詢深知霍光在大漢江山穩固過程中的功績不可磨滅,那是其死后,其他人之過,與他無關!
皇帝的決策引起了朝堂內外的諸多議論。
一些大臣認為,霍家罪行累累,霍光不應入麒麟閣受此殊榮。
他們在朝堂上慷慨陳詞,激動得面紅耳赤,道:
“陛下,霍家謀反,罪不可赦,霍光雖有輔政之功,但其家族之過不可不究,怎能將他置于首位供奉?”
他們的聲音在朝堂上回蕩,充滿了憤懣與不解。
而另一些大臣則理解劉詢的寬容與大度,贊賞他不以私怨廢公義。
“陛下圣明,霍光之功于大漢至關重要,若因霍家之過而否定其功,恐寒了功臣之心。”
這些大臣言辭懇切,目光堅定地望著劉詢,試圖讓皇帝的決心更加穩固。
劉詢在朝堂上說道:
“霍光輔朕有功,雖霍家有過,然其功績當為后世銘記。”
他的聲音堅定而有力,不容置疑。
他挺直了脊梁,目光掃視著群臣,展現出不可動搖的帝王威嚴。
少女皇后王憶君深知劉詢此舉的深意,在后宮中也積極安撫眾人情緒,以助劉詢穩定朝局。
她召集嬪妃們相聚,在那裝飾華麗的宮殿中,她溫和地說道:
“陛下心懷天下,以公正論功過,此乃大漢之福,姐姐妹妹們當理解支持。”
她的聲音輕柔卻充滿力量,嬪妃們紛紛點頭,心中的疑慮也漸漸消散。
麒麟閣的設立,激勵著更多的臣子為大漢鞠躬盡瘁。
然而,這也讓一些別有用心之人蠢蠢欲動。
他們企圖利用麒麟閣之事,挑撥劉詢與大臣們的關系,以謀取私利。
其中有一位位高權重的大臣,暗中聯絡各方勢力,試圖在朝堂上掀起一場風波。
他在自己的府邸中,與那些心懷叵測的人密謀,燭光搖曳下,他們的面容顯得陰森而扭曲。
他拉攏那些對劉詢決策不滿的大臣,密謀在重要的朝會上集體發難。
王憶君察覺到了這些陰謀,悄悄告知劉詢。
劉詢不動聲色,暗中調查,終于揪出了那些妄圖興風作浪之人。
在調查的過程中,劉詢遭遇了重重阻礙。
那些陰謀者在朝廷中盤根錯節,相互包庇。
他們利用各種手段掩蓋罪行,制造假象迷惑調查人員。
但劉詢憑借著睿智和果斷,逐漸突破難關。
他日夜思考對策,與心腹大臣商討方案,不放過任何一個蛛絲馬跡。
王憶君也沒有閑著,她在后宮中巧妙地收集情報,通過與宮女和太監的交流,獲取了一些關鍵的線索。
她與宮女們談笑間,不經意地詢問一些看似平常的問題,卻能從中發現端倪。
有時,她會在花園中散步,與路過的太監閑聊幾句,便能得到有用的信息。
終于,在一次重要的朝會上,劉詢當面對質那些陰謀者,拿出了確鑿的證據。
那些證據擺在朝堂上,如山鐵證讓陰謀者們面如土色,無言以對。
他們有的癱倒在地,有的瑟瑟發抖,后悔自己的所作所為。
劉詢嚴懲了這些人,朝堂為之一清。
丙吉為官多年,政績卓著,他清正廉明,善斷政務,且心懷天下。
劉詢經過深思熟慮,認為丙吉具備丞相之才,能擔此重任,必能讓大漢更加興旺。
于是劉詢力排眾議,立丙吉為丞相,并命他為太子太傅,輔佐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