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幫忙澆水,小心翼翼地呵護著每一株幼苗,仿佛那是世間最珍貴的寶物,水桶在他們手中穩穩當當,水線均勻地灑在幼苗上~
還有的幫忙收割莊稼,動作嫻熟而利落,金色的麥浪在他們的手下紛紛倒下,他們彎腰的身影在陽光下形成一道道美麗的弧線。
但是王昭君心地善良,不愿意讓他們白白為自己干活。
她總是給他們準備好豐盛的飯食,然后認真嚴肅地著說道:
“來玩可以,我不要你們幫我干活。大家的心意我領了,可不能讓你們這樣辛苦。”
“若再如此!下次吾便不見你們了!”
...
盡管如此,那些青年們依然熱情不減,只盼著能多與昭君說上幾句話。
他們在田間勞作時,偶爾會偷偷看向昭君,只要昭君對他們微微一笑,便能讓他們高興一整天。
有個青年為了吸引昭君的注意,故意在田間唱起了嘹亮的山歌,歌聲在山谷間回蕩。
有一天,一位富家公子為了求得昭君的青睞,竟在她家門前搭起了高臺,連續數日舉辦盛大的宴會,邀請眾多藝人表演。
那舞臺裝飾得金碧輝煌,樂師們彈奏著美妙的樂曲,舞者們身姿曼妙,彩衣飄飄。
然而昭君只是隔著門縫瞧了一眼,便轉身離去,絲毫不為所動。
那公子不甘心,又派人送來無數珍寶,裝滿了好幾輛馬車,珍珠、翡翠、瑪瑙應有盡有,還有用黃金打造的精美擺件,以及用南海珍珠串成的珠簾。
昭君卻讓人原封不動地送了回去,并傳話道:
“吾所求非財帛,乃真心。”
還有一位文人墨客,為昭君寫下無數動人的詩篇,在城中傳頌。
他每日守在昭君必經之路,只為能將新作呈上。
那詩篇用詞優美,情感真摯,令人動容,字里行間充滿了對昭君的傾慕之情。
昭君雖贊賞其才華,卻也只是禮貌回應,未曾有更多表示。
這位文人墨客并未放棄,依舊每日創作新詩,期待能打動昭君的芳心。
有一次,他在雨中等待昭君,全身濕透卻渾然不覺,只為能第一時間將新寫的詩交給昭君。
一天,寧兒不小心在集市上弄壞了一位富商的貨物,那富商不依不饒,非要寧兒賠償高額的錢財!
那富商肥頭大耳,滿臉橫肉,叉著腰大聲呵斥,口水四濺,嚇得寧兒瑟瑟發抖。
昭君聽聞后,立刻趕到,憑借著自己的聰明才智和伶俐口才,以及她的絕世容顏與氣質,成功讓富商不再追究。
她條理清晰地分析利弊,說得富商啞口無言,最后富商只能灰溜溜地離開。
事后,寧兒感動得抱住昭君,泣不成聲:
“昭君,若不是你,我真不知該如何是好。”
又有一回,村里遭遇了旱災,莊稼顆粒無收。
王昭君心急如焚,她不僅拿出家中的存糧救濟災民,還四處奔走,號召大家團結一心,共同抗旱。
她組織村里的年輕人挖井找水,自己則親自下廚為大家做飯。
在她的努力下,終于找到了水源,緩解了旱災的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