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不緊不慢地說道:
“諸位大人,稅收之事,關乎國之根本,民之生計。”
“若加重稅收,百姓不堪重負,恐生民變;若減輕稅收,國庫空虛,亦無法應對國家之需。”
“依我之見,當平衡二者,根據各地實際情況,制定合理的稅收政策。既能保障朝廷財政,又能讓百姓安居樂業。”
他的觀點獨到而深刻,既考慮到了朝廷的財政需求,又兼顧了百姓的負擔。
這一番言論讓許多大臣對他刮目相看,也讓漢成帝對他多了幾分贊賞。
隨著時間的推移,王莽在權力中心的地位愈發穩固。
他利用自己的職位之便,開始暗中培養自己的勢力。
他結交了一些有抱負、有才華的年輕官員!
但他也深知,自己的一舉一動都在眾人的注視之下。
他不敢有絲毫的大意,生怕行差踏錯,前功盡棄。
一日,王莽在府中與心腹密謀。
他壓低聲音說道:
“如今局勢尚不明朗,我們需得忍耐,等待最佳時機。”
心腹們紛紛點頭,表示愿意追隨他。
王莽望著窗外的明月,心中暗暗發誓:
一定要實現自己的理想,讓大漢迎來全新的局面。
自從王莽被封為新都侯,同時還提拔他為騎都尉光祿大夫、侍中等官職!
而此時的王莽,年僅30歲,成為了王家最年輕的被封侯之人!
消息一經傳出,王家上下一片嘩然!
那些年長的叔伯兄弟們,有的表面祝賀,心中卻滿是嫉妒;有的則在背后議論紛紛,質疑王莽是否真有如此能耐?
家族聚會上,一位年長的堂兄借著酒勁,酸溜溜地說道:
“王莽啊,你不過是運氣好,年紀輕輕就封侯,可別得意忘形,忘了自己幾斤幾兩。”
王莽微微一笑,不卑不亢地回道:
“堂兄此言差矣,小弟能有今日,全仰仗陛下庇佑,日后自當為大漢盡心盡力。”
“若不能為大漢出力,小弟自當受之有愧!”
然而,也有真心為王莽高興的親人。
他的一位叔父拉著他的手,語重心長地說:
“孩子,你如今肩負著家族的榮耀和期望,切不可行差踏錯。”
王莽鄭重地點點頭。
面對家族內部的復雜態度,王莽更加謹慎行事。
他深知自己的成就引來了不少嫉妒和猜疑,唯有做出更大的成績,才能真正讓眾人信服。
在朝堂上,他越發勤勉,不僅在政務上表現出色,還積極參與國家大事的討論。
他常常與其他大臣交流,虛心請教,不斷提升自己的能力和見識。
民間,王莽也注重繼續樹立自己的良好形象。
他時常探訪貧困百姓,施粥救濟,贏得了百姓的贊譽和愛戴。
隨著王莽的名聲越來越大,他的一舉一動都備受關注。
而他心中的改革理想,也在這復雜的環境中,越發堅定!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