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塵大師再次躬身,言辭懇切:“阿彌陀佛!”
“陛下,怨氣需以善舉化解,福運需以仁德滋養。”
“貧僧斗膽進言,不若趁著宮中某個節慶,或是恰逢祥瑞之兆。陛下可下恩旨,赦免幾位罪責稍輕、年邁,或神智已不甚清明的冷宮妃嬪。”
“此舉一來可彰顯陛下仁德,澤被后宮,感化怨戾。二來,借此沖喜之舉,亦可為皇嗣祈福,增添福佑。”
“或可助五皇子渡過此劫,亦能惠及其他小殿下。”
慧塵大師頓了頓,補充道:“此舉并非縱容罪責,而是陛下念及舊情,施以天恩。以無邊慈悲,化解無形怨懟。”
“功德無量,福報自至!”
這番話說得合情合理,既指出了問題,又給出了解決方案。
而且這個方案聽起來,彰顯了帝王的仁慈,還能為皇嗣祈福,幾乎讓人難以拒絕。
康妃已經伏下身去,哽咽著懇求:“陛下,若此法真能為歲安,為宮中其他皇子、公主求得平安,臣妾懇請陛下……考慮慧塵大師之言!”
周圍的宮人也大多面露期盼,顯然已經被慧塵大師說服了。
畢竟宮里的皇子、公主不好了,他們這些當差的還想有好日子過?
沈知念靜靜地看著這一幕,目光從慧塵大師悲天憫人的臉,移到康妃微微顫抖的肩背,再落到南宮玄羽沉思的側臉上。
她經歷過重生,窺見過命運的詭譎與無常,對神佛之說,遠比常人更多一份敬畏。
甚至可以說是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
阿煦還那么小,不到兩周歲,正是慧塵大師口中魂魄未堅,易受外邪侵擾的年紀。
若冷宮怨氣之說真有幾分道理,沈知念豈能容許一絲一毫的風險,落在四皇子身上。
做母親的,但凡涉及到孩子,再微小的可能,也會被放大成驚濤駭浪。
但沈知念終究是沈知念。
前世的磨礪,今生的籌謀,早已將她淬煉得不會輕易被情緒左右。
短暫的憂懼過后,更深的冷靜和理智,開始占據上風。
沈知念需要梳理,從這看似慈悲為懷的祈福背后,理出可能的蛛絲馬跡。
首先,便是這位慧塵大師。
她努力在紛繁、龐雜的前世記憶碎片中搜尋。
法圖寺……高僧……
一段模糊的記憶逐漸清晰起來。
前世,醒塵大師被盛怒下的南宮玄羽,下令五馬分尸,死狀極慘。隨后,法圖寺許多見不得光的事情,也被爆了出來。
沈知念與顧錦瀟在朝堂上斗得最兇的時候,似乎隱約聽說過,寺中有位德高望重的高僧,實則極為貪財。只要銀子給得足夠,他甚至可以顛倒黑白,為人“消災解難”。
當時的沈知念自身難保,全部心力都用在應對顧錦瀟的步步緊逼上,對這些方外之事的細節并未深究,更不清楚那個貪財的高僧究竟是誰。
如果……如果那個人,就是今日指出怨氣根源的慧塵大師呢?
這個假設一旦冒出,許多原本看似合理的事情,瞬間就蒙上了一層別有用心色彩……
一個貪財的高僧,最容易被什么驅動?
自然是金銀。
那么是誰,為了什么目的,需要買通慧塵大師,在帝王面前上演一出怨氣沖撞皇嗣的戲碼?
答案呼之欲出。
慧塵大師的目的,是讓帝王赦免冷宮罪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