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次失敗都伴隨著識海震蕩,頭痛欲裂,仿佛要將腦髓撕裂般。
但他始終咬牙堅持,不曾退縮。
直到一次嘗試中,某一道微弱的符號與他第三圖紋“歸元胎海”發出共振,一股柔和的能量從碑中流入他識海深處。
林北眼中一亮。
成功了!
他立刻穩住神念,維持住這條細若游絲的“神識之橋”,繼續向深處探查。
天目碑的第一層“靈識共鳴圖譜”就此緩緩打開。
如同打開一本沉睡萬年的書籍,林北的意識開始感知到碑中所蘊含的一種古老智慧:
——“圖紋不是單純的能量流動路徑,而是映照法則結構的靈魂語言。”
林北頓時如遭雷擊。
這與他之前通過混沌傳承所理解的完全不同!
“原來我之前構建的圖紋,只是‘載體’,而非真正意義上的圖紋思維。若想覺醒混沌體,就必須真正理解混沌圖紋的‘言語’,而不是依靠被動灌注。”
他神情激動。
這是一次本質性的突破,一次認知維度的躍遷。
若不是沉入這天目幻境,他不可能意識到自身修行中的偏差。
而也正是這份冷靜與警覺,讓他及時修正修行路徑。
“繼續……”
林北再次凝聚神念,將“圖紋語言”的理念融入識海,開始構建屬于自己的“第四脈”。
不同于前三脈的“感知”“流轉”“歸元”,他決定將第四圖紋命名為:
——“識紋·聚象”。
這是他在天目碑中所領悟的核心之一:所有圖紋,最終都要“化象為識”。
也就是說,把天地萬物看作圖騰,以自身為識核,將之納入道基之中。
他沒有急于刻畫這第四圖紋,而是花費整整七日時間,在碑下盤坐,反復推演、剖析、驗證。
在這七日中,林北的識海并未擴張太多,但結構卻日趨精妙,真正形成了“穩定的法則旋轉體系”。
他的神魂與識海,已經能夠承載更高階的信息流。
……
第八日清晨。
林北終于睜開眼,手指輕輕一點虛空,一道灰色圖紋緩緩凝聚。
那圖紋如旋渦,又似眼瞳,一分三層,內含四象流轉、中層盤龍定勢、外圍縛道逆序。
“成了!”
林北眼神如電。
他終于將“聚象圖紋”以最適合混沌體的方式初步勾勒成功!
這意味著他已經進入圖紋體系的第二階段——結構自定義。
未來的圖紋不再依賴傳承,而是能夠完全由他自行推演、設計,并與混沌之力完美契合。
“但還不夠。”
林北輕聲低語。
“道基還不穩,神念雖強但未圓。若現在就嘗試覺醒,會是最大的不智。”
他站起身,回頭望向天目觀碑。
碑上浮現一行淡金色古字,只有短短一句話:
“凡欲觀天目,必持清念,萬法歸心,入無象者始可得真。”
林北沉默良久,恭敬地一拱手:“受教了。”
隨后轉身離去。
他已經完成了第一階段的參悟任務——以神念感悟碑文、以圖紋重塑識海、以語言構建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