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有這些透明的琉璃盞是盛酒的嗎?晶瑩剔透的也太罕見、太漂亮啦!”
黎茉莉笑著回道:“這些玻璃杯可以喝水,也能用它喝酒,耐高溫熱水不會炸杯,只要不摔,可以用一輩子。”
對方聽后嘿嘿笑道:“除了給我換兩個針線盒,給我挑選八個不同款式的琉璃盞,啊,不對,是玻璃杯才對!”
“好的。”黎茉莉動作麻利的給對方找了八個不同大小款式的玻璃杯,其中包括紅酒高腳杯、白酒杯、香檳杯、啤酒杯、帶手柄直筒水杯、玻璃果汁杯、玻璃牛奶杯、玻璃咖啡杯。
瓷器攤位老板換購了八個不同的杯子,眼睛都亮了,如獲至寶一般,第一時間就準備去宮里獻寶討賞賜,也是沒誰了。
此時正是永徽六年,也是武昭儀剛剛被李治封為皇后的這一年。
瓷器攤位老板這是想以恭賀武曌封后的理由獻寶,討好一下未來的武則天,得到一筆豐厚的賞賜。
這也為林浪的出現驚動朝野,被李治和武后召見入宮埋下了伏筆。
當日正午,太極宮麟德殿內,皇帝李治與武后正用午膳。
青玉箸剛夾起一箸水晶膾,忽聽殿外傳來尖銳的通傳聲:“啟稟陛下、皇后娘娘!長安西市有貨郎持琉璃奇寶,恭賀皇后娘娘鳳儀昭昭,榮登中宮!”
武后將鎏金湯勺擱在瑪瑙碗沿,鳳目微抬:“琉璃盞?”指尖無意識摩挲著鸞鳳銜珠護甲,“既言奇寶,呈上來瞧瞧。”
隨著銀鈴聲響,四名小太監魚貫而入,托著朱漆鎏金盤,盤中八只玻璃杯折射出晶瑩剔透的光暈。
李治夾菜的手猛地頓住,青玉箸上的魚片滑落回白玉碗,濺起幾點湯汁:“嚯!這琉璃竟通透如冰,光紋流轉間竟有日月之色!”
武后拈起香檳杯,纖長指尖輕叩杯壁,清越之聲在殿內回蕩。
她將杯盞迎著窗欞透入的日光,見杯身勾勒的螺旋紋將光線切割成璀璨星芒,唇角勾起一抹笑意。
“此盞形制奇異,杯口收束如美人含櫻,握在掌中竟比尋常玉盞輕巧三分。琉璃匠能將此物燒得薄如蟬翼,卻又堅似金石。”武后歡喜的尾音,甚是喜愛這八個造型各異的玻璃杯。
“賞!重重有賞!”武后將酒杯擲回托盤,翡翠護甲在杯盞上碰出脆響。
李治已繞到桌案另一側,將紅酒高腳杯倒扣在掌心端詳,龍袍下擺掃落了半碟水晶梨:“能燒制出如此通透之物,莫不是西域秘傳的琉璃術?”
武后同樣好奇地吩咐道:“傳獻寶的貨郎入殿,本宮倒要問問——這等稀世珍品,究竟從何處得來?”
“傳!速將人帶進殿,朕要親見!”隨著皇帝李治一聲令下,殿外侍衛的腳步聲匆匆遠去,驚起檐下白鴿撲棱棱飛向長安碧空。
貨郎被侍衛帶著踉蹌入殿,膝蓋剛觸到冰涼的金磚便重重磕了三個響頭:“草、草民叩見陛下、皇后娘娘!萬歲萬歲萬萬歲!娘娘千歲千千歲!”
他的粗布短打浸透冷汗,脊梁彎成蝦米,連殿上懸掛的明珠流蘇都不敢抬眼去看。
“抬起頭來。”武后指尖輕點琉璃盞,鎏金護甲劃過杯壁的聲響讓貨郎渾身一抖,“這琉璃盞從何處得來?”
“回、回娘娘!”貨郎牙齒打顫,“是、是今日午時,草民在朱雀大街擺攤賣瓷器碗碟時,街對面有一個外域攤位,此攤之上,諸般物件,皆我大唐所未有者。”
“草民瞅見這琉璃盞通透稀罕,便用設法換了寶物,前來獻寶恭賀皇后娘娘鳳儀昭昭,榮登中宮!”
武后聽了,立馬就對林浪的地攤產生了興趣。
李治同樣好奇地問道:“那地攤上還售賣什么稀罕之物?”
貨郎偷瞄一眼龍椅,見李治瞇起眼,又慌忙低頭,“此攤之上,有小巧圓形的琉璃鏡,光潔可鑒人面,膚上毛孔皆清晰可見。”
“又有一鐵鑄圓柱之物,攤主稱之曰“太陽能手電筒”。言此物日間曝于日光之下,可吸納能量,至夜,按其一處,便即放光,亮如白晝,照明之效遠勝燈籠。且身形小巧,攜帶便捷,實乃奇物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