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后心下思忖,未曾料到這滬上國君主竟是如此卓然出眾的美男子,真可謂世間罕見,端的是叫人眼前一亮。
說白了,就是武則天也喜歡看帥哥,被浪哥的顏值驚艷到了。
緊接著,林浪用帶著異域腔調的官話朗聲道:
"吾乃滬上國之主滬上皇林浪,久聞大唐乃天朝上國,貞觀遺風威震四海,陛下仁德堪比日月,皇后賢明不讓須眉。”
“此番攜妻妾游歷至此,見長安街衢井然、百業昌盛,方知'九天閶闔開宮殿,萬國衣冠拜冕旒'所言非虛!
"
普通人也愛聽拍馬屁的話,更何況一國之君。
李治聽后龍顏大悅,摩挲著杯盞說道:
"朕遍覽輿圖,卻從未見過滬上國此名,不知貴國地處何方?
"
林浪裝逼地背著手,朗聲道:
"滬上國位于東海之濱,方圓六千余平方公里,沃野千里,港口連綿。
"
他指尖在空中虛畫,
"東有茫茫滄海作天然屏障,西接廣袤膏腴之地,吾滬上國乃風水絕佳之寶地。
"
武后微微挑眉,插話道:
"如此遼闊疆域,不知治下子民幾何?
"
"回皇后娘娘,滬上國雖偏居一隅,然人口鼎盛,足有四百余萬。
"林浪語調鏗鏘,卻故意把丄海少說1200萬人,怕被李治忌憚人口太多產生敵意。
畢竟永徽三年唐朝才有戶380萬,人口大概也就1500多萬人到2000萬人之間。
李治頷首,指尖叩擊玉案發出清響:
"貴國疆域廣袤、子民殷實,不知滬上國民皆以何為業?
"
林浪負手而立,身姿如松:
"滬上國雖近海而居,然民勤地沃,春種稻麥,秋收棉麻,阡陌間皆是膏腴之壤。更兼國人善營生,工坊林立,匠人們能將精鐵鑄為機巧,以桑麻織就云錦。自港口揚帆,商船往來如織,所載奇貨遠銷海外,號為'東海商埠'。
"
武后鳳眉微蹙:
"既言商賈輻輳,為何本宮從未聽聞貴國與大唐通商?西有絲綢之路駝鈴不絕,東有蓬萊商船往來,卻獨獨未聞滬上之名。
"
林浪朗笑出聲:
"皇后明鑒!滬上國此前多與西海諸國貿易,以機巧器物換其香料琉璃。”
“然孤早聞大唐'九天開出一成都,萬戶千門入畫圖'之盛景,此番不惜遠渡重洋,攜妻妾親至長安,正是欲一睹天朝上國風華。”
“若陛下不棄,愿以滬上之精工巧器,換大唐之書畫瓷器、漆器、玉器與銅器,使兩邦商路相通,共沐太平。
"
言罷,林浪深深一揖,袍角在殿中鋪成墨色云紋。
聽聞林浪是想和大唐展開貿易往來,李治目光灼灼,撫掌笑道:“滬上國精于奇巧,不知此番可攜來什么寶物,能入朕與皇后的眼?
"
林浪唇角微揚,袖中忽然滑出一個一次性塑料打火機。
他指尖輕按側面凸起,
"咔嗒
"一聲脆響,一簇幽藍火苗驟然竄出,驚得階下侍衛
"唰
"地抽出半刀,寒光映得滿殿皆驚。
"陛下莫慌!
"林浪揚手示意,火苗在他指間穩穩跳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