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部尚書閻立德越看越激動,轉頭看向林浪的方向,滿臉欽佩:“滬上皇這設計,看似簡單,實則處處透著巧思,把水流的力道用得淋漓盡致!”
“有了這套水車改良設計圖,日后關中灌溉,再不必愁旱時引水不足、澇時水車無用了,這可是利國利民的大好事啊!”
周圍的群臣本就好奇,聽閻立德這等行家如此盛贊,紛紛湊上前來細看。
待看清圖紙上的精妙之處,也都忍不住嘖嘖稱奇:“可不是嘛,這結構一看就比舊水車強多了!”
“滬上皇不僅帶來奇珍美味,竟還有這般治國安邦的巧思,真是我大唐之福!”
“有了改良后的新型水車,百姓種地能省多少力氣,糧食定能增產不少!”
一時間,殿內贊嘆之聲此起彼伏,李治看著眼前的景象,龍顏大悅,朗聲笑道:“好!賢弟有此奇思水車改良,真乃有驚世之才!”
“皇兄過譽了!”林浪低調地笑了笑。
李治吩咐道:“閻愛卿,此事就交由你工部督辦,盡快依圖試制,早日讓這新水車造福百姓!”
“臣遵旨!”閻立德捧著圖紙,鄭重領命,眼中滿是迫不及待要大展身手的光彩。
賀蘭敏月看到林浪才華橫溢,在群臣和李治面前出盡風頭,心中歡喜的緊,對林浪的愛慕之情不禁又多了幾分。
一邊吃著酸甜可口的草莓,一邊看著林浪在大殿內侃侃而談,還沒過門,賀蘭敏月就已經為夫君感到驕傲了。
接著,林浪拿出一本關于改良造紙術的書籍,上面詳細記錄著提升紙張質量與產量的方法,說道:“如今大唐文化傳播迅速,對紙張需求日增。”
“此書中記錄著改良造紙之法,能造出更優質且產量更高的紙張,對大唐文化傳播、典籍留存等益處多多。”
李治聽后激動不已,猛地從龍椅上直起身,連連招手:“快!快給朕呈上來!”
太監不敢怠慢,連忙雙手捧著那本關于改良造紙術的書籍,快步送到李治面前。
李治一把接過,迫不及待地翻開,手指劃過書頁上的字跡與圖樣,目光越來越亮,連呼吸都變得急促起來。
“好!好啊!”
李治看到關鍵處,猛地一拍案幾,聲音里滿是難掩的興奮,“這般改良之法,竟能讓紙張更堅韌、成本更低,還能大大縮短工時!賢弟,你這心思,真是巧奪天工啊!”
林浪笑了笑,又從隨身空間內取出一本改良古代造紙術的書籍,走到工部尚書閻立德面前,遞了過去:“閻大人是行家,不妨也看看。”
閻立德早已按捺不住,雙手接過書籍,如獲至寶般湊近細看。
越看,他越是激動,眉頭舒展,眼中閃爍著光芒,最后忍不住拍著大腿贊嘆:“妙啊!太妙了!”
“滬上皇這新式造紙術,竟能想到用草木灰浸泡去雜質,還改良了抄紙的竹簾!”
“這般一來,不僅紙張質地更均勻,產量至少能提三成,而且所用原料更廣泛,尋常秸稈都能用上。”
“這種新式造紙術要是推廣開來,我大唐的書卷典籍定能傳遍天下,百姓識字成本也能大大降低啊!”
周圍的群臣本就好奇,聽閻立德這般說,紛紛圍上前來,你一言我一語地稱贊起來:
“滬上皇此等智慧,真是我大唐之幸!”
“有了這改良之法,日后編纂史書、傳播學問,再不用愁紙張短缺了!”
“這般利國利民的創舉,當記大功啊!”
李治看著眼前熱鬧的景象,臉上的笑意更深了,當即說道:“此事就交由閻愛卿牽頭,聯合工部與國子監,盡快試制推廣,務必讓這好法子早日惠及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