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別了曹振墉,溫景安和沈凌汐率領著其余的人馬,繼續朝著金陵挺進。他們的心中既有眷戀,亦有執著。揚州的遭遇讓他們更加明白,每個地方都需要有人堅守,每個角落都不能輕易割舍。
隨著車隊緩緩離開,揚州的百姓們自發地聚集在城門口,目送著他們的君王離去。溫景安回頭望去,看到那些熟悉的面容,心中涌起一股豪情:他一定要讓大齊如鳳凰涅盤般重新站起來,讓每一座城市都恢復往日的寧靜。
出了揚州城,不遠處便是長江邊,溫景安此時對沈凌汐言道:“凌汐,長江天險,我們必須如履薄冰,慎之又慎,確保渡江計劃萬無一失。”溫景安的目光穿過江面上的薄霧,落在遠方模糊的地平線上。沈凌汐緊握著手中的折扇,微微頷首:“陛下,我已與當地漁民協商妥當,他們答應協助我們渡江。我們的士兵和百姓將分成多個批次,利用夜色的掩護,分散過江,以降低被敵軍發現的風險。”
“甚好,”溫景安回應道,“我們絕不能讓北戎洞察我們的動向,否則他們會斬斷我們的退路。”
“是也,”沈凌汐展開手中的地圖,指向一處較為隱蔽的江岸,“我們選擇在此渡江,地勢錯綜復雜,易于藏身,也利于我們迅速撤離。”
溫景安行至她身側,目光落在那一點上,沉吟須臾:“此處雖佳,但亦要提防北戎的斥候。傳我命令,各部加強巡邏,不得有須臾疏忽。”
“妾身這便去安排。”沈凌汐轉身欲行,卻又駐足,回首道,“陛下,還需留心天氣變化,若是遭遇暴雨或是狂風,江面動蕩,渡江風險更甚。”
“誠然,”溫景安頷首,“傳我旨意,讓氣象官隨時觀測天象,若有變故,即刻呈報。”
沈凌汐領命而去,溫景安獨自佇立岸邊,望著江水悠悠,心中默念:大齊的未來,皆系于此次渡江。他深知,一旦成功抵達金陵,便是新的起點,一場更為艱險的戰役正等待著他。但他有信心,有沈凌汐這般的賢內助,有忠臣良將的輔佐,有百姓的期盼,他不能失敗,亦不會失敗。
夜幕降臨,渡江行動悄無聲息地開始了。溫景安和沈凌汐親自督陣,確保每一步都按計劃進行。月光下,漁舟穿梭于波濤之間,載著大齊的希望,緩緩向對岸靠近。溫景安的目光始終未曾離開過江面,直到最后一艘船消失在視線之外,他才稍稍松了口氣。"陛下,我們該上船了。"沈凌汐輕聲提醒。
溫景安轉身,登上最后一艘船,船夫們奮力劃槳,船只緩緩離開岸邊。長江的波濤猶如一位慷慨激昂的詩人,低聲吟唱著他們的勇氣和決心。溫景安站在船頭,目光如炬,心中默默祈愿,愿這趟旅程風平浪靜,愿大齊的明天如旭日東升,更加燦爛輝煌。
溫景安在船上,心中煩悶,對周曉嵐說道:“曉嵐,你說我們還能回到長安嗎?這一渡江會不會就回不去了。”
周曉嵐說道:“陛下,長安雖是我們的根,但只要心中有長安,無論身在何處,都能重振旗鼓,重返故鄉。我們此行是為了更好的歸來,為了大齊的未來,就算身處異地,也能開創出一片嶄新的天地。”她的話語如同一陣春風,吹散了溫景安心頭的陰霾,仿佛在告訴他,即使身處逆境,也要像松柏般堅定,永不放棄希望。
這時候,宋雨萱和顧夢妍走過來。
“陛下,長安城雖然暫時落入敵手,但我們一定會奪回來的。只要我們心中有堅定的信念,就沒有無法逾越的高山。”宋雨萱的話語中充滿了鼓勵和支持,她的聲音猶如夜鶯般婉轉,在這寂靜的夜空中回蕩。
“是的,陛下。”顧夢妍也附和道,“我們會在金陵建立起新的根據地,如同一顆璀璨的明珠,在黑暗中閃耀光芒。我們將積蓄力量,總有一天,我們會帶著勝利的喜悅,如同凱旋的勇士,回到長安。”她的雙眼閃爍著堅定的光芒,仿佛已經看到了勝利的曙光。
溫景安聽著兩位妃子的話,心中的憂慮稍微減輕了一些,他深知,這些女子不僅僅是他的伴侶,更是他在這艱難時刻的精神支柱。“你們說的對,我們不能放棄希望。我們要在金陵站穩腳跟,然后一步步收復失地,讓大齊的旗幟再次飄揚在長安城頭。”他的聲音中透露出一種決絕和堅定,仿佛在這一刻,他已經看到了未來勝利的曙光。
“陛下英明!”顧夢妍和宋雨萱異口同聲地說道,她們的眼神中充滿了對溫景安的信任和敬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