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五年十月初六,陽光明媚,微風拂面。溫景安與沈凌汐一同前往金陵知府嚴清之的府邸拜訪。抵達府衙時,嚴清之早已迫不及待地迎出門來,滿臉笑容地躬身行禮道:“臣參見陛下,娘娘!歡迎陛下、娘娘大駕光臨寒舍。清歌,還不快去給陛下和娘娘斟茶。”嚴清之見女兒嚴清歌也在一旁,便轉頭吩咐她道。
嚴清歌聞聽父親所言,立即上前一步,對著溫景安和沈凌汐盈盈一拜,動作行云流水般自然流暢。隨后,她身姿輕盈地走向茶幾,開始熟稔地擺弄起茶具,準備為二人奉上精致的茶點。舉手投足間,嚴清歌盡顯優雅氣質,顯然接受過良好的家教熏陶。
溫景安面帶微笑,滿意地看著眼前這一切,不禁開口稱贊道:“嚴愛卿,你這女兒生得端莊秀麗,舉止大方得體,實乃大家閨秀風范。想來定是你教導有方啊!”
嚴清之惶恐不安,趕忙擺手謙遜回應:“陛下過獎了!小女清歌年紀尚輕,資歷尚淺,日后仍需多加磨練才是。”話雖如此,但他內心卻暗自欣喜,畢竟女兒能夠得到皇帝的贊許,可是無上的榮耀。
沈凌汐也注意到了嚴清歌的端莊,便開口道:“清歌姑娘,不必拘束,就像在自己家中一樣便可。”
嚴清歌端上香茶,輕聲回道:“謝娘娘,愿陛下與娘娘在此能感到舒適。”
溫景安品了一口茶,滿意地點了點頭,“這茶泡得好,清歌姑娘的手藝不錯。”
“陛下喜歡就好。”嚴清歌臉上露出自豪的笑容,仿佛得到了世間最大的贊譽一般。她微微瞇起眼睛,回憶著自己與茶藝結緣的過往歲月,不禁感嘆道:“清歌從小就對茶藝情有獨鐘,鉆研其中,樂此不疲。它不僅是我生活中的一部分,更是我閑暇時光里最為珍貴的小樂趣。”
就在這時,沈凌汐輕聲開口,打破了短暫的沉默。她的聲音如同清泉流淌般悅耳動聽,卻又帶著一種無法忽視的威嚴:“嚴大人,多年前你曾遭大皇子溫景裕誣陷貪污,身陷囹圄,危在旦夕。若不是陛下英明果斷,挺身而出,救下你和你的家族,恐怕今日我們也無緣在此相聚了。如今四王之亂已經平定,溫景裕也已命喪黃泉,你的深仇大恨總算得報。”
嚴清之聽聞此言,心頭頓時涌上一股復雜難言的情緒。感激、忠誠、敬畏……種種情感交織在一起,讓他一時之間竟有些語塞。他深深地低下頭去,聲音略微顫抖地回答道:“娘娘所言極是。當年若非陛下獨具慧眼,洞察真相,我嚴氏一族險些含冤莫白,慘遭滅門之災。幸得陛下圣明,明察秋毫,不僅拯救了我全家老小的性命,更為我洗刷了冤屈。此番大恩大德,清之沒齒難忘。而今四王之亂得以平息,大齊終得安寧,此皆陛下之功也!清之愿傾盡所能,鞠躬盡瘁,死而后已,以報答陛下的知遇之恩。”
溫景安靜靜地注視著嚴清之,眼中閃過一絲不易察覺的贊賞之意。他微微頷首,表示認同地點點頭,緩緩說道:“過去之事已然過去,無需再過多提及。現今最為要緊的,乃是大齊的未來。金陵作為新都,肩負著重要使命,而你身為知府,責任更是重如泰山。希望你能不辱使命,用心治理,讓這座城市繁榮昌盛,成為大齊的驕傲。”
“是,陛下。清之必定竭盡所能,為大齊的繁榮穩定貢獻綿薄之力。”嚴清之堅定地承諾道。
此時此刻,嚴清歌靜靜地退出了大廳。她默默地凝視著陛下,心中的情愫漸漸涌起。陛下的為人實在太過溫和,令人不禁為之動容。待到嚴清之與陛下商議完金陵城防之事后,嚴清歌來到父親的書房,輕聲說道:
“父親大人,今日陛下的態度令小女深感震撼。他的氣度超凡脫俗,使人情不自禁地肅然起敬。我想,或許我對他產生了一種別樣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