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景安點頭同意:“甚好。那就有勞熙苒修書一封給南疆王,說明這邊的情況。”
數日后,彭溪疇收到女兒的來信,了解到大齊的困境。他深知唇亡齒寒的道理,立刻調遣更多兵馬,親自率領前往惠州。
惠州城中,臣民們聽聞南疆王親自掛帥出征,士氣如火山般噴涌,激昂澎湃。眾人紛紛響應,踴躍加入守軍行列,眾志成城,共同守護家園。
與此同時,沈凌汐也在積極籌備,以應對即將到來的激戰。她深知,這是一場生死攸關的殊死搏斗,必須全力以赴,背水一戰。
不久后,魏軍果然如狼似虎般再度襲來。然而,這次大齊與南疆聯軍早已嚴陣以待,猶如鋼鐵長城,堅不可摧。雙方展開了一場驚心動魄、天昏地暗的鏖戰。
在這場激戰中,南疆軍和齊軍齊心協力,同仇敵愾,宛如下山猛虎,以排山倒海之勢共同對抗魏軍。魏軍被殺得丟盔棄甲,狼狽而逃,退出惠州。不過惠州此時顯然已危機四伏,不再安全。于是,彭溪疇對溫景安和沈凌汐進諫道:“陛下,娘娘,惠州城地域狹小,宛如彈丸之地,實非陛下與娘娘的安身之所。陛下和娘娘若能與微臣一同前往廣州,那兒乃微臣的駐地,城防固若金湯,兵強馬壯,資源充沛。惠州可作為拱衛廣州的前沿堡壘,留下重兵把守。懇請陛下和娘娘恩準。”
沈凌汐附和道:“陛下,臣妾深以為然。南疆王所言甚是有理。廣州作為南疆的政治核心,委實比惠州更適宜作為我們的根據地。我們在那里可更有章法地組織反攻,同時也能確保陛下的萬無一失。至于惠州,我們可部署充足兵力,使其成為堅不可摧的屏障,抵御魏軍的來犯。陛下,時不我待,我們必須當機立斷。”
“如此甚好。”溫景安點頭道,“有勞南疆王了。只是這一路奔波,百姓們受苦了。”
彭溪疇連忙回道:“陛下仁德,臣等惶恐。臣已吩咐下去,沿途設驛站,供百姓休息。”
于是,一行人踏上了前往廣州的路途。一路上,雖然風塵仆仆,但大家的心情都頗為沉重。大齊的命運,就在這一次次的遷徙中搖擺不定。
十月一日,抵達廣州后,溫景安和沈凌汐看到了一座繁華而堅固的城市。這里的人們對他們充滿了期待,而他們也決心在這里重振大齊的雄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