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終,經過溫景安和沈凌汐堅持不懈地努力,大部分部落都下定決心投靠大齊。他們與大齊正式簽署了盟約,從此成為大齊堅實可靠的盟友。
然而,新的問題接踵而至,溫景安若有所思地說:“凌汐啊,這些部落猶如一盤散沙,時聚時散,無法完全納入中央有效的統治之中。我們必須想出一個萬全之策,強化中央集權,讓整個貴州省徹底處于中央的牢牢掌控之下。那么,究竟該怎么做才好呢?”
沈凌汐稍作思索,然后回應道:“我認為,可以在各個部落中任命一些官員,讓他們專門負責管理當地的大小事務,并要求他們定期向朝廷呈報情況。與此同時,我們還應當大力推廣實施統一的律法規章制度,以此來增強對各個部落的監督管控力度。另外,我們不妨積極舉辦各類文化交流活動,推動各個部落之間的相互融合以及團結協作。”沈凌汐沉思片刻后答道。
溫景安聽完這番話,頻頻點頭表示認可,他滿意地說:“這個主意不錯,就照你說的去辦吧。”
隨后,大齊朝廷開始在各部落中任命官員,建立起了一套完善的管理體系。同時,統一的法律和制度也得到了全面推廣,各部落逐漸納入了中央的有效統治之下。
在文化交流方面,大齊舉辦了豐富多彩、形式多樣的活動,廣泛邀請各部落踴躍參與其中。這些活動不僅有文藝演出、民俗展覽等傳統形式,更囊括了學術研討、技藝切磋等創新領域。通過此類深入而多元的交流方式,各部落間的相互了解日益增進,彼此間的友誼之花愈發絢爛綻放。整個貴州地區因之呈現出一片和諧穩定、繁榮昌盛的美好景象。
然而,貴州畢竟乃少數民族聚居之地,要想將其完全納入中央的有效管轄并非易事。尤其是此前已被大齊占領的云南省,同樣以少數民族為主體,即便派遣官員前往治理,亦需耗費大量心神精力,且不時會引發一些局部的反抗斗爭。面對如此棘手的狀況,溫景安經過深思熟慮后毅然決定推行改土歸流政策。具體而言,就是徹底廢除這些地方的土司制度,改由中央直接任命的官員全面接管當地的一切事務。
不過,由于這些土地世世代代皆受土司統治,驟然間實施這樣的變革,無論是民眾還是土司本身都極難適應。于是,他們奮起反抗大齊的統治,斗爭異常激烈。與此同時,大魏見有機可乘,亦迅速調兵遣將,積極響應這些反抗部落,妄圖趁虛而入,重新奪回大齊的領土。值此內憂外患之際,溫景安不禁慨嘆道:“事已至此,究竟該當如何應對才好呢?”他眉頭緊鎖,目光憂慮地望著遠方。
沈凌汐沉思片刻后說道:“依我之見,我們可以雙管齊下。首先,發布招安告示,對于那些主動歸順的部落,賜予他們豐厚的獎勵,以顯示我們的誠意和寬容。這樣一來,可以吸引一部分搖擺不定的部落加入我們,增強我們的實力。同時,對于那些頑固抵抗的勢力,我們必須采取果斷措施,堅決予以打擊,絕不手軟。讓他們知道我們的決心和實力,從而削弱他們的士氣。此外,我們還需要積極與其他地區建立聯系,爭取獲得更多的支持和援助。畢竟,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才能更好地應對當前的危機。”
沈凌汐冷靜地分析著局勢,條理清晰,使得溫景安心生敬佩之情。他連連點頭,表示贊同,并立刻著手安排相關事宜。
招安告示發布后,果然如沈凌汐所料,一些部落開始動搖。他們原本就對戰爭感到疲憊和恐懼,如今看到大齊給出的優厚條件,便紛紛表示愿意歸順。然而,仍有一部分強硬勢力選擇負隅頑抗,他們不甘心失去原有的權力和利益,繼續與大齊對抗。
面對這種情況,溫景安深知不能再坐以待斃。他決定親自率領大軍出征,與這些反抗部落展開一場生死決戰。在出征前,他精心策劃了戰略部署,調配了充足的兵力和物資。士兵們士氣高昂,信心滿滿地跟隨主帥踏上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