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月二十五日,占領長沙城后,戚華馬不停蹄地派出兵力,掃蕩湖南各地。到十二月初一,湖南全境終于光復。
與此同時,溫景安和沈凌汐領軍在十一月初一攻下了高州,初三便占領了雷州半島,初五更是成功拿下了整個海南島。隨后,他們繼續向東進軍,一路勢如破竹,攻城略地。終于,在二十七日,抵達了新會城。在新會城下,溫景安和沈凌汐面臨著一場新的嚴峻考驗。
新會城位于珠江三角洲的西岸,地理位置至關重要,是連接廣東沿海與內陸的關鍵樞紐。雖然城內守軍實力不如之前遇到的魏軍,但其獨特的地理優勢卻使攻城難度大幅增加。
溫景安和沈凌汐經過深思熟慮,決定采取更為謹慎的策略。他們首先派遣使者前往城中勸降,期望能夠通過和平方式解決問題。然而,城中的守將態度異常堅決,毫不猶豫地拒絕了投降的要求。
面對如此局面,溫景安和沈凌汐不得不著手準備發動攻城戰。
在攻城的前夕,沈凌汐提出了一個大膽而精妙的計策:“陛下,新會城固然堅固,可守軍內部并非團結一致。我們可以巧妙地利用敵人的內部矛盾,從內部瓦解他們的力量。”
溫景安聽后,眼中閃過一絲贊賞的光芒:“皇后所言甚是,具體該如何實施呢?”
沈凌汐繼續說道:“我們可以秘密聯絡城中的一些將領和官員,向他們承諾,只要在攻城時保持中立或者暗中協助我們,便可保全他們的地位和財產。如此一來,城中的守軍便會人心惶惶,士氣大跌。”
溫景安點頭同意:“好,就這么辦。立即派人潛入城中,執行這項任務。”
在接下來的幾天里,大齊的密探們悄悄進入了新會城,開始執行沈凌汐的計策。他們利用各種手段,與城中的將領和官員進行了接觸,傳達了大齊的善意和保證。很快,城中的一些重要人物開始動搖,有的甚至主動提出要在攻城時倒戈。
十一月三十日,當大齊軍隊正式發起攻城時,新會城的防御體系果然出現了裂痕。一些原本應該堅守崗位的守軍將領和士兵猶豫不決,甚至有的直接放棄了抵抗。大齊軍隊趁機猛攻,很快就打開了城門,沖進了城內。在混亂中,新會城的守將被迫撤退,最終在城中心的府衙內被俘。溫景安和沈凌汐入城后,立即頒布了一系列安撫民心的措施,保證了城市的秩序迅速恢復。攻克新會城后,大齊的勢力進一步擴張到了珠江三角洲的核心區域。溫景安和沈凌汐沒有停下腳步,他們繼續向東推進,一路上收復了多個城市和港口,直至將整個珠江三角洲納入大齊的版圖。
十二月初三,大軍浩浩蕩蕩抵達廣州城,這座繁華的商貿重鎮,也是嶺南地區的政治、經濟中心。廣州城的百姓聽聞大齊軍隊的到來,心情復雜,既有恐懼也有期待。溫景安和沈凌汐明白,廣州不僅是軍事要地,更是文化交流的樞紐,其收復對于大齊的文化復興和經濟發展具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