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城的城墻在暮色中顯得格外陰森。
胡天佑蹲在護城河外的蘆葦叢中,舉著望遠鏡觀察城門口的盤查。
日軍哨兵對每個進城的人嚴加搜查,甚至讓婦女撩起裙擺,看里面是否藏有武器。
“日本人檢查的比想象中更嚴。”胡天佑放下望遠鏡,低聲對身旁的老周說道,“看來我們不能走正門了。”
老周是隊里年紀最大的,南京淪陷前在城里做了二十年郵差,對南京城的大街小巷了如指掌。
他撓了撓花白的鬢角,說道:“那我們就走下水道,通濟門附近有個排水口,知道的人不多。”
胡天佑看了看表,晚上八點二十分。
按照原計劃,他們一個小時前在城外與內線接頭,以獲取監獄布防圖。
但接頭地點卻空空如也,并留下一些打斗的痕跡。
“那我們分頭行動。”胡天佑安排道,“老周和我進城,其他人分散在城外接應,如果四十八小時內沒收到我們的信號,立即撤回根據地報信。”
隊員們沉默地點頭,眼中滿是憂慮。
這次任務本就九死一生,現在連內線都斷了,更是兇多吉少。
夜色漸深,胡天佑和老周沿著護城河悄然移動。
五月的南京已經悶熱難當,河水散發著腐臭氣味,蚊蟲成群結隊地襲擊著他們裸露的皮膚。
“就在那兒。”老周指著一個半淹在水中的鐵柵欄,“后面是排污水渠,直通城內珍珠河。”
胡天佑檢查了一下手槍的防水布包裹,深吸一口氣,潛入渾濁的河水中。
鐵柵欄年久失修,底部已經銹蝕出一個勉強能容人通過的缺口。
兩人鉆進去,在漆黑的污水渠中艱難前行,全靠老周的記憶指引方向。
半個小時后,他們從一個窨井蓋鉆出,置身于一條僻靜的小巷。
遠處偶爾傳來日軍的吆喝聲和軍犬吠叫,但附近似乎沒有巡邏的士兵。
“這里是評事街后巷,”老周擰著衣服上的水,“離你說的武藤蘭的住處不遠。”
胡天佑點點頭。
武藤蘭是他們在南京最后的希望。
作為反戰同盟安插在日軍司令部的譯員,她掌握著許多機密情報。
但城外接頭地點的暴露讓他心頭蒙上陰影,如果內線暴露,武藤蘭也可能身處險境。
兩人借著夜色的掩護,穿行在南京破敗的街巷中。
這座城市曾經的熱鬧繁華早已蕩然無存,取而代之的是滿目瘡痍和死氣沉沉。
許多房屋被焚毀,墻上還殘留著當年的彈孔和血跡。
武藤蘭的住處位于夫子廟附近一棟不起眼的二層小樓。
胡天佑讓老周在巷口望風,自己輕手輕腳地摸到后門。
門鎖上有兩道細微的劃痕——這是以前他和武藤蘭約定的緊急信號。
心頭一緊,他仔細趴在門上傾聽,里面沒有任何動靜。
胡天佑心想,自己已經好久沒有回來,也許這是武藤蘭很久以前留下的。
他拔出匕首,從門縫中挑開里面的暗鎖。
屋內一片漆黑,空氣中彌漫著淡淡的血腥味。
他屏息凝神,慢慢摸向二樓的臥室。
月光透過窗簾的縫隙,照在床上一個模糊的人形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