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重要的是,戰俘營內還隱藏著一個秘密電臺,用于與外界聯系。
這一情報讓胡天佑警覺起來。
如果戰俘營內真有秘密電臺,那么他們的行動很可能已經被外界知曉,計劃的其他部分可能已經啟動甚至改變。
果然,凌晨時分,監控站截獲了一條可疑無線電信號,經破譯專家初步分析,是一條預警信號,內容是:“計劃暴露,立即啟動備用方案”。
胡天佑立即命令所有監控點加強監聽,同時派出多支小分隊對渾江沿岸進行搜查。
他判斷,如果水路是備用轉移路線,那么對方很可能在得知老嶺路線失敗后,轉而嘗試從水路轉移。
黎明時分,渾江上游終于傳來消息:發現有幾艘可疑船只活動!
胡天佑立即親自帶人趕往現場。
在渾江一個隱蔽的河灣處,果然發現了幾艘經過改裝過的漁船,船上的人看到有部隊出現,立即試圖開船逃離。
一場水上追逐在晨霧彌漫的江面上展開。
最終,三艘漁船被攔截下來,抓獲十余名可疑人員,其中五人是日籍戰俘,包括兩名參與生物武器研究的技術人員。
在船上,還搜出了大量文件和一些實驗設備。
經初步審查,這些人正是“富士雪黎明”計劃的一部分轉移對象。
回到指揮部,胡天佑仔細研究了繳獲的文件和設備。
令人擔憂的是,從文件內容看,這只是一小部分轉移對象,還有更多人員和技術資料可能已經通過其他途徑轉移,或者仍在隱藏中。
更令人不安的是,一份文件提到在通化某處設有一個“安全屋”,藏有關東軍生物武器研究的核心資料和樣本。
如果這些資料和樣本落入國民黨或其它國外勢力手中,后果不堪設想。
胡天佑立即提審被捕人員,但他們都聲稱不知道“安全屋”的具體位置,只知道它的代號是“冰窖”。
“冰窖……”胡天佑沉思著。
這個代號可能暗示著什么?
冷藏設施?
地下洞穴?
還是只是一個隨意的代號?
林梅提出一個想法:“通化以前有些富戶在家中有冰窖,夏天儲藏冰塊用,會不會是這類地方?”
胡天佑覺得有道理,立即派人調查通化及周邊地區的冰窖分布情況。
同時,他也考慮到“冰窖”可能只是個隱喻,指的是某個寒冷或隱蔽的地方。
經過周密的調查,結果顯示,通化周邊有記錄的冰窖有十七處,分布在不同地點。</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