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這些資料,‘櫻之華’計劃的核心是一種新型推進劑和發動機設計,能夠大幅提升火箭的射程和載荷。”王教授解釋道,“但最關鍵的制作工藝和配方仍然缺失。”
胡天佑沉思道:“小野寺臨死前說過,大部分資料已經被轉移,會轉移到哪里呢?”
周明遠提出一個可能性:“會不會已經運往日本?或者正在運往途中?”
胡天佑搖頭:“不太可能,日本剛剛戰敗,海上運輸被嚴格監控,大批資料很難運出去,更可能的是還藏在東北某處,等待時機。”
就在這時,李劍云部長從延安發來密電:根據內線情報,國民黨軍統局已經得知行動組獲得了部分資料,正計劃派特工潛入基地進行破壞和竊取!同時,日本殘余勢力也可能采取行動。
基地立即進入高度戒備狀態。
胡天佑加強了對技術團隊和資料的保護,同時加快了對繳獲資料的分析。
一天晚上,值班警衛發現一個可疑人影試圖潛入資料存放處。
經過追捕,雖然未能抓獲嫌疑人,但對方倉促逃跑時掉落了一個物品!
一枚特制的徽章。
胡天佑看到這枚徽章時,心中一震:這是中共中央社會部高級特工的身份標識!只有極少數高層人員才擁有這種徽章。
“內奸竟然在我們內部如此高層?”周明遠難以置信。
胡天佑面色凝重:“不一定,也可能是敵人故意留下的,為了在我們內部制造猜疑和混亂。”
但他心中明白,無論哪種情況,都意味著敵人已經滲透到相當接近的位置。
接下來的幾天,行動組加緊了安全工作,同時對內部人員進行秘密審查。
氣氛變得緊張而壓抑,信任開始動搖。
就在這種情況下,技術團隊終于從繳獲的資料中發現了一條關鍵線索:一份實驗日志中提到了一種特殊原料,只有在鞍山某特定礦區才能找到的稀有礦物。
“這種礦物是新型推進劑的關鍵成分,”王教授興奮地說道,“如果‘櫻之華’計劃還在繼續,他們一定需要大量這種礦物!”
胡天佑立即決定:“重點監控鞍山那個礦區!如果敵人要繼續研究或生產,一定會去那里獲取原料。”
行動組派出精干小隊前往鞍山,果然發現礦區近期有異常活動:幾批“科研團隊”前來采集樣品,其中有的明顯是日本人偽裝而成。
通過跟蹤這些“科研團隊”,行動組發現了一個可疑地點:位于礦區附近的一個廢棄鋼鐵廠。
那里看似荒廢,實則有人暗中活動,夜間常有車輛進出。
胡天佑親自帶人對該廠進行秘密偵察,發現廠區內有嚴密守衛,部分廠房明顯經過改建,煙囪偶爾會冒煙,顯示內部有生產活動。
“這里很可能就是‘櫻之華’計劃的新據點!”胡天佑判斷道。
然而,就在行動組準備進一步調查時,一個意外消息打亂了所有計劃:李劍云部長急電,命令胡天佑立即返回延安,有重要任務交給他!
胡天佑陷入兩難:長白山的線索剛剛有突破,此時離開可能導致前功盡棄;但部長的命令如此緊急,必定有重大原因。
經過思考,他決定讓周明遠繼續負責長白山方向的調查,自己則返回延安接受新任務。</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