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觀結束之后,陳一鳴將胡天佑帶到辦公室。
他關上門,神情嚴肅地說道:“吳教授,咱們明人不說暗話,我們實際上是在執行政府的一項特殊任務,”他頓了一下,接著說道,“想方設法收集日本遺留的先進技術,為國防建設服務。”
胡天佑裝作驚訝地說道:“原來如此!這是利國利民的好事啊!”
陳一鳴仔細觀察著他的反應:“但是這項工作極為敏感,必須絕對保密,您需要簽署保密協議,并通過安全審查,才能接觸核心項目。”
胡天佑毫不猶豫地說道:“當然,我完全理解這個規定。”
在接下來的幾天里,胡天佑順利通過了安全審查,開始接觸一些非核心的技術資料。
他謹慎地展示足夠的技術能力以取得信任,又不至于引起過多關注。
一天晚上,胡天佑在公司加班分析資料時,意外發現了一個熟悉的名字——小野寺賢治。
在一份技術人員名單上,小野寺被標注為“已處置”,但成果之下落”。
胡天佑心中一震。
小野寺在臨死前確實提到過他的妻子和女兒還在日本,看來情報有誤,他的女兒其實在東北。
更令他驚訝的是,名單上還有另一個熟悉的名字——藤田敏夫,藤田一郎的侄子,也是機械工程師,被標注為“在逃,極力搜捕中”。
胡天佑悄悄記下這些信息,決定尋找機會接觸這些可能成為突破口的人物。
機會很快來了。
陳一鳴交給胡天佑一個任務。
“我們得到情報,原關東軍特種車輛研究所的高級工程師山本武藏藏在天津日租界,您日語好,又是技術專家,我想派您去接觸他,說服他與我們合作。”
胡天佑心中暗喜,這正是一個收集更多情報的好機會,他立即答應道:“我一定盡力而為。”
天津日租界雖在日本投降后名義上已被收回,但仍有大量日僑居住于此,形成了一種特殊的社會生態。
胡天佑以技術采購商的身份入住租界內的旅館,開始尋找山本武藏的蹤跡。
根據陳一鳴提供的情報,山本化名“武田明”,在一家機械修理店工作。
找到那家修理店并不難,但胡天佑沒有立即接觸山本,而是先在周圍觀察了幾天。
他發現除了自己,還有另一批人在監視山本——可能是國民黨其他派系的人,也可能是共產黨地下組織。
第三天,胡天佑決定行動。
他選擇在傍晚時分進入修理店,當時店內只有山本一人。
“歡迎光臨。”山本用生硬的中文說道,沒有認出化裝的胡天佑。
胡天佑用日語回答道:“我聽說這里的武田先生技術很好,特別擅長修理精密機械。”
山本明顯緊張起來,謹慎地問道:“您是誰?有什么事情?”
胡天佑遞上一張特制的名片,上面有陳一鳴組織約定的暗號:“我從北平來,想跟您談一筆大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