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大宗商品市場的表現可謂異彩紛呈,而在這其中,銅作為工業金屬的代表,正受到越來越多市場人士的關注。銅價一路高開高走,刷新歷史新高,其背后的原因值得我們深入探討。
全球制造業復蘇跡象增強,業內對銅市場供需趨緊的預期也在不斷升溫。在許多資深宏觀交易員的數據庫里,銅/金比值與美債收益率間呈現正相關。如今,美債收益率持續上漲,似乎預示著銅相比于黃金,可能有著更多的上漲空間。
從基本面來看,全球銅礦供應短缺以及中國冶煉廠銅產量可能減少的憂慮加劇,是支撐銅價走高的重要因素。主要礦山的供應中斷,迫使冶煉廠支付歷史上最高的價格以獲得開采出來的礦石。同時,中國冶煉廠實施聯合減產的預期也在持續升溫。中國作為全球精煉銅產量的重要貢獻者,其產量的變化對全球銅市場有著舉足輕重的影響。
而在需求端,銅的用途廣泛,尤其在ai領域的需求更是引人矚目。隨著全球逐步消除碳排放,能源轉型預計將在未來幾年推動銅消費量激增。在ai數據中心,銅主要用于電力分配設備以及接地與互聯等方面。大宗商品貿易商托克預計,到2030年,與人工智能和數據中心相關的銅需求或將達到100萬噸。這將進一步加劇銅的供應短缺。
高速直連銅(dac)電纜市場規模也在不斷增長。預計2029年全球高速直連銅電纜市場規模將達到17億美元,未來幾年的年復合增長率cagr為12.3%。ai技術的快速發展,使得銅的需求增長有了新的支撐點。
ai數據中心將成為銅需求的新增長點。隨著ai技術的不斷進步,對電力的需求也將持續增長,銅的重要性愈發凸顯。該機構預計,到2024年四季度,銅價或將上漲至美元/噸。而高盛長期以來一直是銅的死多頭之一,上月的研究報告中預計,銅將在二季度出現供應缺口,下半年供應缺口將進一步擴大。
然而,銅價的走勢也面臨一些不確定性。雖然全球制造業顯示出復蘇跡象,但經濟形勢仍存在變數。短期內,正值需求淡季,供給增加,底部支撐不足,銅價或將進一步承壓。
對于投資者來說,銅市場的機遇與挑戰并存。在做出投資決策時,需要充分考慮以下因素:
供需關系:密切關注全球銅礦供應和銅需求的變化,以及相關的減產和增產情況。
宏觀經濟形勢:經濟增長、通脹水平等宏觀因素對銅價走勢有重要影響。
政策變化:政策對銅產業的影響不可忽視,如環保政策、產業政策等。
技術創新:ai等領域的技術發展對銅需求的影響需要持續關注。
總之,銅市場的未來走勢充滿變數。但在全球制造業復蘇和ai等新興領域的推動下,銅價有望保持強勢。投資者應密切關注市場動態,把握投資機會,同時注意風險控制。在這個充滿挑戰和機遇的市場中,我們期待著“銅博士”能夠繼續續寫輝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