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新潮能源被曝出超300億元境外資產控制權生變的消息,引起了市場的廣泛關注。據悉,該事項早在去年上半年就已發生,但公司并未及時披露,也未見公司公告經過董事會和股東大會程序。這一事件引發了投資者的質疑和擔憂,也讓新潮能源陷入了輿論的漩渦之中。
據媒體報道,新潮能源的全資子公司寧波鼎亮已由內資轉變為中外合資企業,美國seewave公司通過寧波鼎亮取得了新潮能源在美國338億元資產的管理權和控制權,而seewave公司背后是新潮能源前董事長劉珂。這一變動涉及到新潮能源的重要子公司股權結構發生變化,占公司資產比例高達99%的境外子公司控制權發生了實質性的轉移。
對于這一事件,新潮能源在4月17日中午對中國證券報回應稱,seewave是新潮能源100%控股的公司,新潮能源在2023年面臨多起金額較大的債務糾紛,寧波鼎亮的gp是煙臺揚帆,若煙臺揚帆股權因債務糾紛后續被執行劃轉,將直接導致上市公司失去對美國油氣資產的控制權。“公司為了避免上述潛在風險,對16萬股東造成損害才作出了本次股權結構的優化。”
然而,這一回應并沒有消除投資者的疑慮。畢竟,占公司資產比例高達99%的境外子公司控制權變動,是一項非常重大的事項,涉及到公司的核心利益和股東的權益。公司應該按照相關法律法規和信息披露要求,及時、準確、完整地披露相關信息,并經過董事會和股東大會程序,以保障投資者的知情權和決策權。
此外,公司應該對這一事件進行深入的調查和核實,向投資者和公眾解釋清楚事件的真相和背景,以及公司采取的應對措施和解決方案。同時,公司也應該加強內部管理和風險控制,完善信息披露和內部控制制度,提高公司治理水平和透明度,以避免類似事件的再次發生。
對于投資者來說,這一事件也提醒了他們要加強對上市公司的監督和管理,關注公司的財務狀況、經營業績和風險因素,以及公司的信息披露和內部控制情況。投資者應該理性看待公司的股價波動和市場傳聞,不要盲目跟風和恐慌,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損失。同時,投資者也應該積極行使自己的股東權利,參與公司的決策和監督,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總之,新潮能源超300億元境外資產控制權生變的事件,不僅是一起涉及公司核心利益和股東權益的重大事件,也是一起涉及市場監管和投資者保護的重要事件。希望公司能夠以此次事件為契機,加強內部管理和風險控制,提高公司治理水平和透明度,以實現公司的可持續發展和股東的利益最大化。同時,也希望投資者能夠加強對上市公司的監督和管理,關注公司的信息披露和內部控制情況,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