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夫子又說道:“燕王當皇帝,對高家來說是好事,但對高家三房來說未必算什么好事。高家富貴至極,燕王當不當皇帝,高家三房都能富貴,都能獲取本就屬于他們的利益。燕王當了皇帝,真正得益的是大房跟二房。屆時,三房的利益說不定反而會受到損害。就比如京城的話事人,說不定就會變成高家二房。”
陳觀樓笑了起來,“這些全都是猜測。反正我只知道,人多心眼就多。一個姓的,心眼更多。高家再牛,資源也是有限的。一代代繁衍下來,人口爆炸。不算旁支,光是嫡支子弟數量就已經很恐怖。
有限的資源,得先得緊著各房繼承人。剩下的資源,落到單個個體身上不見得有多少,甚至有可能不如普通中等家族子弟。
這類家族,內部競爭傾軋,遠比普通家族更為激烈更為殘酷。互相扯后腿的事情,肯定少不了。只不過,以前高家不顯山不露水,我們外人窺不見真相。如今高家凸顯出來,有的事情會被放大。
高家帶頭虎口奪食,搶奪四通,可能是因為內部傾軋,也有可能背后有燕王指使。但我更傾向于這是一次試探。輸了,高家也沒多少損失。贏了,就能拿下四通,多了個生財渠道。不管輸贏,至少能試探出老皇帝的態度,試探出忠王究竟還有多少底牌。一舉多得,何樂不為。”
了解完高家,以及燕王后,陳觀樓就不再單純看待四通這件事。二少奶奶湊熱鬧,或許僅僅只是沖著錢,但高家肯定不是單純沖著錢去的。
侯府大房沒有出面阻止二少奶奶,估摸著也是想借此機會試一試深淺。
大管家是大老爺的絕對心腹。
大老爺不在府中,大管家就是大老爺意志代言人,說話比誰都管用。很多時候,老太太也要聽取大管家的意見。
二少奶奶折騰這么長時間,大管家沒發話,估摸著是得到了大老爺的吩咐,讓二房折騰折騰,渾水摸個魚。
不就是幾個錢,老皇帝事后真要追究的話,大不了將吞進肚子里的錢吐一部分出來。
全部吐出來那是不可能的,辛苦一回,好歹也要賺點辛苦費。
這種事情啊,有時候老皇帝也沒辦法。
這幫勛貴,沒少干類似的事情。老皇帝對文官喊打喊殺,三天兩頭就有犯官下獄。可是,老皇帝鬧騰得最厲害的時候,也沒想過要動一動勛貴,反而還得想辦法拉攏勛貴。否則,廢太子哪有那么容易。
只要勛貴肯聯合起來反對廢太子,太子之位說不定還能保住。
只可惜啊,太子身邊被一群文官包圍,學多了之乎者也,反而和真正的靠山勛貴集團疏遠了關系。
加上莊太傅失蹤,莊家其他人資歷不夠,能力有限,在勛貴中缺乏話語權,關鍵時刻沒有人出面聯絡勛貴,達成利益一致,以至于讓老皇帝鉆了空子。
如果當時大老爺在京城,如果廢太子平日能拉攏大老爺,太子之位極大可能能保住。
可惜一切都晚了。
大老爺人不在京城,自從斷腿后就和東宮疏遠,忠王也沒有想過要修補雙方的關系。大老爺在勛貴中有著一呼百應的號召力,然而他不肯替忠王搖旗吶喊,而是作壁上觀,眼睜睜看著忠王被廢。
這里面恩怨情仇,陳觀樓不清楚。
但他確定,大老爺分明是看熱鬧不嫌事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