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圖當然不會蠢到直接開口要官。他準備發動一批喉舌,替他造勢。先將聲勢吵起來,讓老皇帝留意他,留下一個他也是合格人選的印象。
只要有了這個印象,后續的操作,江圖已經有了基本的思路。那就是投其所好!
老皇帝喜歡什么?
無非就是錢。
讓他當宰輔,他能幫老皇帝解決朝中缺錢的大難題。
如此大殺器,如此優勢,就不信老皇帝不選他。
殊不知,這會老皇帝心目中,早已經有了合適的人選。無論學識,文憑,資歷,出身,皆是上上選。相信朝臣們也會同意。
老皇帝的人選正是于照安。
于照安除了年紀不太合適外,畢竟才四十幾歲,其他方面挑不出毛病。
說于照安人品有問題,媚上欺下?
這分明就是嫉妒!
于照安在天牢關押了好幾年,還在詔獄被打斷了腿,這都沒有倒下,沒有放棄。而是堅強的站起來,以驚人的意志力恢復健康,重回朝堂。回到朝堂后,用心辦差,替朝廷替天子分憂。
這樣一個人,怎么能說人品有問題。
說他諂媚天子,身為臣子難道不該為君父分憂嗎?
何時替君父分憂,竟然成了諂媚。
一派胡言!
于照安可不是江圖那個不學無術的家伙,人家就算真的諂媚,遣詞用句也是含蓄的是文雅的,姿態也是優美的,保持了基本的體面。
拍馬屁也是一門高深的學問。
于照安這個聰明的家伙,自天牢悟道后就開了竅,無師自通,深諳其中精髓,堪稱馬屁大師。
瞧瞧他,跟老皇帝相處才幾個月,之后就去了西北主持民政。幾個月的時間,就走進了老皇帝的內心。以至于,在篩選右相人選的時候,老皇帝第一時間想到了他。
當老皇帝在朝會上將右相人選拋出來的時候,的確引起了一陣混亂。
說反對吧,理由不太充足,也不太能站穩腳跟。只能從于照安資歷不足,還需歷練這方面下手。
“于愛卿仕途二十載,資歷足夠了!”老皇帝一句話否決了朝臣們提出的反對理由。
于是又有人提出于照安年紀不夠,至于資歷,其實也有限,怕是不能服眾。
“有李相在,于照安只需從旁協助。萬事皆以李相的意見為主。”
老皇帝愛護一個人的時候,那真的是全方位無死角的愛護。
于照安這家伙,人不在京城,但他真的抓住了討好老皇帝的脈門,每個月都要寫兩本奏疏遞交朝廷,大篇幅贊美老皇帝的豐功偉績,再用寥寥幾筆寫一寫西北的情況,最后不動聲色夸一夸自己的功績。
月月如此,且贊美的話不帶重復,將老皇帝哄得嗷嗷叫喚:于愛卿懂朕!
老皇帝寂寞啊!
身邊除了江圖這個不學無術的家伙外,其他人拍馬屁時常拍錯地方,說話也缺乏趣味。
難得身邊多了個于照安,有真才實學,說話風趣幽默,遇到事情也能替他想辦法解決,知情知趣,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民風民俗什么都能聊。既能博學如大儒,又懂市井百情,可謂是陪皇帝聊天第一人選。
人老了,怕寂寞,就想身邊有個人陪著閑聊,聊聊過去,聊聊年輕那會的豐功偉績。縱然是帝王,也不能免俗。于照安就是最佳聊天對象。
老皇帝對于照安,不知不覺,已經‘愛’得深沉。于是乎,右相的人選,他就欽定于照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