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與這蹼飝,有不共戴天之仇,早年間我被其迫害險些丟了性命……”
“從那時起,我便發誓一定要報仇雪恨,無論如何都要取這老賊的性命!”
“我知道蹼飝這東西有汕域主庇護,這是私仇,若是域主要追究與老……我,那就戰吧!”
舒英輝的聲音很大,傳遍了整個聚集地。
而民眾們也瞬間了解到了來龍去脈。
盡管這只是舒英輝的片面之詞。
但是更多時候,腦子都是用來自行補腦的。
甚至不少萬族的腦子里,已經出現了:
年少時的舒英輝被迫害后茍且偷生,小心翼翼的躲避著追殺,隨后靠著自身努力修煉,修煉有成后,來找蹼飝尊者報仇雪恨的畫面……
舒英輝若是知道這些萬族的想法,估計大牙都得笑掉。
“原來如此,我就說著蹼飝尊者就是個道貌岸然的家伙,平時一副和藹可親的模樣,原來是裝出來的!”
“嘿!早年間我就說了,他一個化神大修,又沒有官職,平日見做這么多善事,不是吃多了撐嗎?”
“對!他肯定是心里有鬼,心里有愧,必須得做些善事才能讓自己心安。”
都說世界上沒有蠢人,很難煽動輿論。
但是實際上,在那些位高權重者看來,大部分家伙其實都是蠢的。
而這里的蠢,指的就是這些假聰明。
俗話說:不怕聰明的,也不怕蠢的,就怕假聰明的。
這句話,對萬族同樣適用。
當然。
舒英輝這么做的目的,并不是要博得這些萬族的同情。
更不是要給他們一個解釋。
舒英輝根本就不在乎。
舒英輝唯一想要的,就是給汕這個域主,一個臺階下。
給汕一個不要沖動的理由。
汕的態度,還不好說。
可是不好說歸不好說,舒英輝還是不希望與之發生沖突的。
畢竟身為ql的總老大,舒英輝也算是位極人權。
身為上位者的他明白,很多時候都是身不由己:
就像當初他想強行鎮壓ql中,因為灼冬詛咒而引發的輿論問題,結果卻被曹欣攔著,讓他在ql各地展開演講安撫民眾一樣。
在那個位置上,有些事兒,你不得不做。
哪怕是做樣子,也得做。
若是沒有這個臺階下,汕哪怕心中不愿,也有很大概率會和舒英輝動手。
這是舒英輝不想看到的。
某種意義上來說,這就是一種成長。
一種獨屬于舒英輝的成長。
畢竟:人教人是教不會的,事教人一遍就會了。
這就是相同經歷,所帶來的好處。
果然。
舒英輝的幾句話就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汕的神色緩和了不少。
而作為一個老油條,作為一域之主。
汕又何嘗看不出舒英輝的意思?
蹼飝尊者與舒英輝的恩怨,已經無從查證。
蹼飝已經死了。
死無對證。
再一點,就算能查證又如何?
十有八九是舒英輝胡編亂造的。
但是作為一個分身大修,來找一個化神的麻煩,他們之間必定是有糾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