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相宇其實就會兩種樂器。
吉他和鋼琴。
雖然就會這兩種樂器,但林相宇對這兩種樂器都十分擅長。
寫的歌幾乎也都是用這兩種樂器做的曲。
背上自己的吉他。
林相宇開車帶著林允兒一起往德壽宮那邊趕去。
德壽宮原來是朝鮮成宗的哥哥月山大君的住宅。壬辰倭亂后,朝鮮宣祖移居于此,稱“貞陵洞行宮”,光海君即位后將其改稱為“慶運宮“,從而使之具有了王宮的面貌。
1897年,朝鮮高宗在此宣布成立大韓帝國。慶運宮成為大韓帝國的皇宮。1907年高宗被強制退位后改稱“德壽宮”。
德壽宮是首爾的宮殿中唯一一個中西結合的宮殿。占地18,635平方米,內有正殿中和殿、光明門,昔御堂、浚明堂、即祚堂,還有國王寢宮—咸寧殿,高宗接見國內外貴賓的德弘殿,高宗欣賞音樂的地方等。德壽宮里還有宮廷文物展覽館和德壽宮美術館。
看著簡介吹的天花亂墜的,以林相宇對半島歷史的了解,估摸著又是低配版的華夏古建筑。
這種情況他見的多了。
在林相宇小時候,其實他很好奇為什么在半島會有那么多的中文。
甚至半島每個人的身份證上都有她們的中文名字。
明明是在半島,為什么那么多中文呢?
后面隨著對歷史的了解,林相宇知道了半島之前是隔壁大國的附屬國。
很多東西都是隔壁大國賞賜的。
隔壁大國在之前,就是半島仰慕的存在,所以這邊的很多建筑都是寫著中文的。
甚至很多半島年齡比較大的人,都還是懂中文的。
只是從之前半島把漢城改成首爾開始,半島就想去華夏化,把之前的那些歷史統統否認掉。
他們可以否認,但他們這邊古建筑上的中文會永遠存在。
德壽宮林相宇一直沒來過。
主要還是他對這邊的古建筑不怎么感興趣。
要啥沒啥,有啥可看的?
有這閑工夫還不如去華夏那邊逛。
那邊可是實打實的擁有幾千年的歷史文化呢。
到了地方。
德壽宮的人還不少呢。
大部分人都有帶著口罩。
林相宇想了想,選擇把自己的吉他放在了車里。
背著吉他亂逛確實是有些太顯眼了。
“你不是要找靈感嗎?怎么又把吉他放下了?”
林允兒注意到林相宇的動作,問道。
“如果你不怕我們兩個被認出來,我也可以把吉他背在身上的。”林相宇回答。
林允兒聽到林相宇的話,也反應過來了背著吉他在這邊逛街確實是有些顯眼了,俏皮的吐了吐舌頭,戴好口罩和帽子,林允兒就下車了。
林相宇也一樣戴好了口罩和帽子。
在冬天這個時候,戴口罩和帽子并不稀奇。
為了防寒大部分人都是這樣做的。
下車之后,林相宇牽著林允兒的手,兩人往里面走去。
“啊?怎么和新聞上的不太一樣啊?怎么都禿著的啊?”
林允兒看著福壽宮石墻路兩旁的光禿禿的楓葉樹,整個人都懵了。
“你看的照片怕不是之前的照片吧?一般十二月前后楓葉就開始掉落了,現在都二月份了。”
林相宇笑著說道。
林允兒聽到林相宇的話,掏出來自己的手機又看了看那條新聞。
(本章完)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