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楚省江城市西北一百二十公里處的鐵橋山陣地,即雙方軍事地圖標志的480高地位置。山上的雨林中靜悄悄的這里的水霧升起,空氣的重量讓人呼吸都覺得異常艱難。伴隨著最后一門152毫米重炮就位后。當看到了那些厚度高達200毫米的鋼筋混凝土全封閉炮位的墻壁后,這才讓所有火炮的操作人員都安下心來。
105毫米的加榴炮班組相對比較幸運,他們的大炮幾乎是完完整整的運上山的。相較于那幾門已經完全被拆解了的152毫米34倍徑的d-20加榴炮全重5.65噸和54倍徑的2a65式全重7.4噸的那些需要重新組裝的大家伙們來說,并不太算麻煩。他們只需要檢查的火炮配件狀態,觀察炮位前方是否有障礙物阻擋視線,再根據預設陣地位置調整射擊諸元,然后就是清理火炮和日常保養完成之后就只剩下清點炮彈數量和檢查彈藥狀態。
在這一切都完成后就可以開始試炮了,試炮的目的是檢查預定炮擊位置的打擊效果,以及是否存在其他問題。
這時候火炮搬運班組會和后勤補給的班組簡單的制定一個炮擊計劃和目標區域。在這個計劃上報給連部的時候會說明炮擊時間,彈藥種類,發射彈藥的數量,以及目標區域的精確坐標。他們還會評估天氣和地形對炮擊的影響,確保一切準備就緒后,才會向炮兵連長匯報。
炮兵連長在接到計劃后,會仔細審閱所有細節,包括炮擊的時間窗口、彈藥的分配、以及可能的戰術效果。他會與趙傳儒溝通,確認計劃的可行性和必要性,并根據戰場形勢做出最終的決策。最后這份計劃會在趙傳儒那里負責協調各個部門,并且安排人員規避炮擊地點。
就在趙傳儒這個480高地的最高指揮官和各個部門協調溝通的時候,這些105加榴炮的操作班組會開始發炮前最后的安全檢查。
安全檢查的第一步首先就是通訊檢查,通訊檢查是確保炮兵操作班組在執行任務時能夠與指揮部和其他相關單位保持暢通無阻的聯系。以下是通訊檢查的一些關鍵步驟:
1.設備檢查:首先檢查所有通訊設備是否完好無損,包括無線電、電話、對講機等。確保這些設備的功能正常,電池充足,信號清晰。
2.信號測試:進行信號測試,確保通訊設備能夠接收和發送清晰的信號。這可以通過發送測試信息或與指揮部進行簡短的通話來完成。
3.頻率核對:核對通訊設備的頻率設置,確保所有設備都設置在正確的頻率上。這可以避免在關鍵時刻出現通訊混亂或干擾。
4.備用設備準備:檢查備用通訊設備的狀態,確保在主要通訊設備出現故障時,能夠迅速切換到備用設備繼續通訊。
5.通訊協議復習:復習通訊協議和通訊紀律,確保所有操作人員都清楚在不同情況下應如何進行通訊,避免泄露敏感信息或造成不必要的混亂。
6.通訊線路檢查:檢查通訊線路是否暢通,包括有線和無線線路。檢查是否有線路斷裂或信號干擾的情況,并及時進行修復。
7.通訊演練:進行一次模擬通訊演練,模擬在實際戰斗中可能遇到的各種通訊情況,確保所有操作人員都能夠熟練掌握通訊技巧和應對突發情況的能力。
8.記錄與反饋:記錄通訊檢查的結果,并將發現的問題及時反饋給指揮部和相關部門,以便及時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