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元首給這個機會,讓我代表宋省的文官講兩句。首先我要表個態,這不僅僅是一場戰爭更是一個艱巨的歷史任務。我們宋省的文官們雖然無法上陣殺敵。我先表個態,我那個兒子是上不得臺面的。上陣殺敵他不配,不過我決定把我的兒子弄到工廠去給咱們的大軍做鞋襪,做衣服。”
王清江的表態鏗鏘有力,表面上是說誰都要為打敗偽帝出一份力。可趙連聽了王清江的話,嚇得眼皮不由猛地一陣狂跳。這句話可太不簡單了,他王清江都把兒子送出來給你做鞋襪了,你還能要求什么?可大軍在外,最重要的就是糧草補給。
也就是末世前網絡軍迷圈兒都知道的那句話“外行談戰術,內行談補給”。這倒不是王清江威脅他補給會有什么問題。而是趙連本能的覺得這樣發展下去很不妙。現在大軍出征,林天生剛剛派了軍代表監督各個廠子的生產情況。
可軍代表哪比得上這些太子爺呢?他們一去了工廠,他們的父親管理著原材料的輸送。那軍代表進廠不就白派了嗎?
想到這里的趙連,趕緊陪笑著站起來身來,搭著王清江的肩膀說:“老王,你過分了啊。你兒子就是我大侄兒,他是文化人啊。怎么能讓文化人干女人的活兒呢?我們就是粗人,打打殺殺的事情讓我們去做。你可不許讓我大侄兒當工人,我不答應。”
趙連的這番話,讓會議室的氣氛再次發生了微妙的變化。王清江的提議雖然表面上是出于對戰爭的支持,但實際上卻暗含了對趙連的試探和挑戰。而趙連的回應,既顯示了他作為大元帥的寬厚和對文化人的尊重,也巧妙地化解了王清江的潛在威脅。
王清江微微一愣,隨即露出了一絲苦笑。他明白趙連的用意,也知道自己剛才的表態有些過于激進了。他輕輕咳嗽了一聲,調整了一下語氣,說道:“元首說的是,我兒子的確不適合去工廠。不過,我們文官集團會全力以赴,確保前線的將士們能夠得到充足的物資和補給。”
趙連點了點頭,表示滿意。他知道,雖然王清江是個老狐貍,但在大是大非面前,他還是能夠分清輕重的。趙連轉過身,面向所有人,用堅定而有力的聲音說道:“很好,我看到了我們宋省軍政和民政官員的團結和決心。我們的目標是一致的,那就是打敗偽帝周原禮,恢復宋省和荊楚省的和平與繁榮。”
會議室里的官員們紛紛點頭,表示贊同。趙克軍也放下了手中的文件,認真地聽著趙連的話。宋輿卿、汪擎和鄭天翔等軍長們也都放下輕松的狀態各個坐的筆直,文官集團似乎也受到了感染一個個都帶著嚴肅的表情。
趙連繼續說道:“接下來,我們需要詳細討論我們的軍事行動計劃。林天生,你來介紹一下我們目前的軍事部署和下一步的行動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