漠南省的戰斗已經爆發了,戰役的伊始就在晉省北部的馬邑爆發,最早是烏力吉以三萬騎兵準備突襲馬邑直接抓住在那里視察的武天嗣,雖然烏力吉的騎兵軍團攜帶了大量的無人機,但是烏力吉面對電磁壓制,以及多個頻段的高強度干擾,以及靖邊軍的防空速射火力以密集的彈幕進行大規模對空火力覆蓋,更有武裝直升機的大功率電子戰吊艙,所以烏力吉的第一輪無人機攻擊也算是雷聲大,雨點小。
現在的我在廬州大本營看著前線傳來的戰報,不由苦笑著搖了搖頭,我也當然知道烏力吉不是蠢貨,他當然也知道我們有衛星的控制權。末世前在全球的那些全天候動態感知衛星,也就是軍事上說的palsar衛星,現在伴隨著我們廬州方面軍地面控制設施的恢復,已經能控制四十顆了,其中包括:
低軌道,也就是lowearthorbit,簡稱leo,即距離地球表面大約300-2000公里的高度,由24顆低軌道的‘全天候動態衛星‘組成的‘蒼穹之眸‘系統的85%,已經被我們控制并接入了深度神經網絡。
中軌道衛星12顆,中軌道要是用業內說法就是mediumearthorbit,也就是骨灰級軍迷說的meo,這些中軌道衛星運行在大約2000-36000公里的高度。這些衛星可以提供更廣泛的覆蓋區域,但軌道周期較長。主要用于大范圍感知能力。它的名稱異常直白——視神經束。
更有4顆36000公里以上的衛星組成的網絡,它們被稱為v1區。這個區域一般用于戰略級別的感知。
這些事情當然不是我做的,而是安娜執政廬州的時候,讓我們科技部的林衛華部長,組織過去自智能科學與控制工程學院,逐漸恢復研發,以及調配相應資源。
讓過去熟悉控制科學與工程的專家:負責衛星的姿態控制、軌道維持和飛行路徑規劃。
調撥熟悉導航、制導與控制呢專家:服務于衛星導航系統的設計和優化,確保衛星的精確定位和時間同步。
增調遙感科學與技術方面的人才:處理衛星遙感數據的采集、處理和分析,為地面控制提供關鍵信息。
還提拔了林墨染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方面的專家:讓她組織團隊提供算法支持,包括圖像處理、模式識別和人工智能技術,來提高衛星系統的自動化水平。
讓林衛華主抓電子科學與工程方面的工作:讓這個團隊給衛星上電子設備的設計與維護,包括傳感器、發射器和接收器等。
所以我的廬州軍,總是能做到先敵集結精準轟炸,甚至是在衛星的有源相控陣雷達和合成孔徑雷達的幫助下,做到后發先至,以至于攻擊敵人最薄弱的環節。
以至于只要我們廬州軍想要了解哪里的超過200人規模兵力集結都可以第一時間傳輸到每個團單位的終端,不過衛星控制中心一直以來的防守力量都是憲兵總隊。所以柳青作為空軍司令和憲兵的總隊長,也才會第一時間發現安娜那次異常調動兵力想要和王大林謀反的圖謀。所以我雖然一直說王大林是蠢豬,但我從沒有這個詞罵過安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