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瑤溪縣,婦人的嫁妝是不能動的,那是婦人自己的東西。
到了婆家,一塊布一根線,都得用夫家的錢。
不然,就會被人笑話,說夫家沒本事,養不起媳婦兒。
花媳婦兒嫁妝的男人,是最被人瞧不起的。
賈老太這么一嚷嚷,金花婆等幾個婦人都紛紛說不信。
金花婆的娘家就是王家莊,她爹娘和娘家兄弟早沒了,但是娘家的弟媳婦和侄子侄媳婦們可都還在王家莊住著呢。
兩家前后村,隔的也不遠,常來常往的,很是親密。
金花婆的弟媳婦和金花婆一樣,都是個碎嘴子,喜歡打聽別人家的事,這姑嫂倆就投了緣分,幾十年沒紅過臉。
王家莊有個什么新鮮事,金花婆的弟媳婦哪怕不吃飯,也要到清河村來找金花婆這個大姑姐說道說道。
因此,王家莊的事,金花婆沒有不知道的。
上輩子,也是這對姑嫂倆到處宣揚,說山桃不敬婆母。
山桃可恨死這對碎嘴子姑嫂了。
金花婆兒子多,幾個兒子還都挺能干,家里在村里的日子也說得過去。
她很瞧不上賈家,和賈老太打過幾次架,也是村里的撒潑好手。
賈老太一說話,她就梗著脖子冷笑:“你可別往人家徐相公身上潑臟水了,徐相公那么有風骨的人,能干出花媳婦兒嫁妝的事?十里八鄉誰不知道,我們王家莊有個徐相公,寧愿餓死,也不肯接鄉親們遞過去的錢財,這叫什么?這就叫讀書人的風骨!”
“現在沒有舉孝廉這一說,那換在老輩子,徐相公根本就不用考什么秀才狀元的,就憑著舉孝廉就能當大官兒!為啥?因為他又孝順又心善,還有骨氣!一個有骨氣的人,絕不會花媳婦兒的嫁妝!”
金花婆的話獲得了她的擁躉一致贊同,都說金花婆說的沒錯,徐相公絕對干不出花媳婦兒嫁妝這種事。
賈老太冷笑兩聲:“喲,那照你們這么說,既然徐相公這么有骨氣,為啥他媳婦兒有了孩子,他卻叫媳婦兒空著兩只手回娘家來養胎?這就叫有骨氣了?”
金花婆撇了撇嘴:“誰知道你家秀蓮干了啥,被人家徐相公攆回來了!”
這等于是在明著說賈秀蓮不守婦道了。
眾人慌忙讓開一個空地,就等著看賈老太暴起,跟金花婆扭打在一處。
山桃也為她奶捏著一把汗。
賈老太和金花婆打架不分高低,可那也是以前。
前幾日賈老太扭了腰,這會兒要是動起手來,肯定不是金花婆的動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