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瑩瑩,我跟你哥哥商量過了,咱們家也不會做陶器,就把你這十畝地都承包出去,每年人家給你六百兩銀子的分成,你看如何?”
琇瑩起身給賈老四行禮:“姨父,瑩瑩什么都不懂,這些東西都仰仗姨父和哥哥處置。”
賈老四便朝孫時安點頭:“時安,明日一早,咱們爺兒倆就去將這件事給定下來吧,先去把瑩瑩的事情辦好,再去把地的事情處置好。”
賈老太和王素芬還不知道賈老四買了地的事情,賈老四就把這件事說了。
不操心家里錢財的賈老太率先為錢發起愁:“這么多地,又都是上好的田地,咱們家能一下子拿出這么多錢來嗎?”
賈老四就看向了王素芬。
家里的錢都是王素芬管著的,王素芬低頭一尋思,便咬了咬牙:“咱們之前的積蓄,再算上英王賞賜的銀子,差不多夠了,就是買了地之后,得有一段時間要吃緊,不過也沒關系,馬上就要收莊稼了,今年收成不錯,把莊稼轉手一賣,就是錢。”
山桃也低頭尋思起家里的錢,她賣繡品賺了八百兩銀子,加上先前家里的積蓄,湊起來還不夠,幸好英王賞賜了五百兩銀子,這些都拿出去,家里剩下的錢還要修宅子,買種子,養佃戶,養豬崽,怎么算怎么都不夠。
如今全家最有錢的,怕就是琇瑩了。
琇瑩手上不僅有英王賞賜的一千兩銀子,還有先前孫家父母留下來的幾百兩,再加上她明日把十畝地賃給那些做陶器瓷器的,一簽下契紙,就能拿到六百兩,這可了不得,琇瑩以后哪怕不嫁人,這些產出也僅夠她生活的了。
“嫂嫂,你怎么了?是不是錢不湊手?”
琇瑩是個極其細心的孩子,一看王素芬和山桃都蹙著眉,立馬就要把英王賞賜的一千兩銀子拿出來,要給山桃和王素芬一人一半。
這回山桃沒拒絕。
一來,家里確實銀錢緊張。
這養豬種地都需要一年的時間才能見到收成,這一年里,孫時安必定忙得腳不沾地,沒功夫開殺豬鋪子。
可家里又確實處處都要用錢,修房子,壘豬圈,養活佃戶下人幫工等,還要再琢磨著給賈老四再找些地,頂了清河村那一片地,若是家中一年沒進項,難道一家子人都喝西北風去?
英王賞賜下來的那些珠寶首飾也不能當掉,沒銀子咋辦?總不能餓死吧?
再者,琇瑩手頭上確實不缺錢。
山桃就率先點頭:“瑩瑩,嫂嫂和你姨媽先收下這筆錢,等來年家里的收成下來了,再還給你。”
琇瑩笑道:“不急著還,我現在手上可有好多錢呢,況且我還能寫話本子賺錢。”
一提起話本子,琇瑩就打開了話匣子,一家人只得被迫聽著她寫的故事,匆匆把這頓飯吃完了。
山桃小兩口回家的路上,山桃才想起跟孫時安說韓金枝的事。
“時安哥,我預備著給金枝備一份厚禮,不知你是怎么想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