恰巧一個客人就在書局里買筆墨紙硯,出門聽見黃掌柜的感嘆,就插了一嘴:“黃掌柜說的是那個孫大娘子吧?哎呦,我昨兒個在清源茶室吃茶,去的是清風里那家老店,石斛先生就在里頭當差,她昨兒個白日去了鑫源里,做孫家的招待,回來跟我們說,這個孫大娘子可了不得。”
客人嗓門大,說的又是縣城里最近備受矚目的孫家,漸漸地就圍攏過來一群人,聽他說話。
人一多,客人就越發興奮,說得越發精彩,街邊的茶挑子伙計和點心擔子的小哥兒立馬就把茶挑子和點心擔子挑過來,趁機做起了生意。
下頭的人說得熱鬧,街道對面的清源茶室里的書生們就看得好奇,其中一個書生叫了自己的小廝下去打聽。
小廝聽了個七七八八,折回到茶室中,把那客人說的話學了個七八成。
大體意思就是這孫大娘子生得好看,說話漂亮,一言一行不像是個村里來的,竟然跟高門大戶里的主母奶奶們不差多少。
幾個書生就議論開了。
“我就說么,能生擒山豬王,又儀表堂堂的孫大相公,怎么會配一個粗俗不堪的娘子呢?想當初還為孫大相公可惜,現在總算安下心來。”
“這孫大相公得了英王的賞識,在縣城里安了家,家中又有這樣的賢妻,以后怕是要漸漸地興旺起來了。”
“我瞧著現在就有興旺的氣象,聽說這孫大相公跟他老丈人兩個人合伙吞下了三百畝的地,王爺賞賜給他妹子的十畝地里頭還挖出了上好的陶土,你說,這不是該著人家發財了嗎?”
“我也聽說了,這個事可真是奇了,你說那一片的地那么多,怎么就偏偏孫大姑娘的十畝地出了上好的陶土呢?出了這十畝地之外,可就再也沒找到陶土,你們說,這不是老天爺都讓孫家發財嗎?”
書生們說得正熱鬧,有人注意到了一直默不作聲的徐光宗,便笑著問徐光宗:“徐兄在想什么呢?怎么不言語?”
徐光宗醒過神,忙笑著敷衍了兩句,心中卻在冷笑不已。
真是冤家路窄,賈山桃和孫時安也搬來了縣城,以后怕是要常常碰面了。
若不是他現在換了個身份和名字,他非得把賈山桃的嘴臉告訴眾人。
搬到了縣城之后,李家嫌棄徐光宗在鎮子上做的那些不光彩的事情,就走了門路,把徐光宗給辦成了桃花縣人士,另外起了個名字,叫徐朗。
只等著李家這邊和離了,就給李大姑娘和徐光宗辦婚事。
這些日子,徐光宗在城里倒是結交了不少友人,誰能想到今日會碰上山桃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