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莊子可比鑫源里大多了,山桃上次都沒走完。
城里地少,地價貴,能住得起鑫源里這樣的房子,已經是極其不易了。
這得虧是孫時安立了大功,英王大喜,才把這樣的宅子賜下來,靠著他們自己做營生,也不知道猴年馬月能住進這樣的宅子里了。
二人又吃了一盞茶,說了幾句不痛不癢的話,那譚太太終于憋不住了。
“孫夫人,我這個人呢,有自己的小心思,但我不喜歡暗中害人,便是暗地里搞些小手段,也絕不是奔著害人去的,有些話,我還是喜歡擺在明面上說,尤其是遇到對了我性子的人,我就更喜歡有話就說。”
山桃淡淡笑了笑:“巧了,我也是,上回在蓉園,和譚太太鬧了些不愉快,請譚太太見諒,實在是我家跟胡夢蕊有不共戴天之仇,縱使不會將她送到牢里去,也決不能叫她好過。”
一個胡夢蕊,譚太太還不放在心上。
尤其是明白知道了陳家為英王做了什么事,并不是一件好事,城里的這些世家大族們,就好像全體忘記了那日蓉園上的事情,都絕口不再提胡夢蕊,好似胡夢蕊這個人從來沒出現過。
“孫夫人,咱們今日不提這個人,我今日來,有幾件事,這頭一件,我想從孫夫人這里要個準話,孫家到底想不想將孫姑娘送進國公府去。”
無論孫家送不送,譚太太都會把賀太太想要害孫家的事情說給山桃聽。
但這里頭的區別很大。
若是孫家想要送琇瑩進去,她會給孫家找宮里出來的教養嬤嬤,攛掇孫家跟賀家斗上一斗。
倘若孫家不想送琇瑩進去,那她就會給山桃提個醒,必要的時候暗中幫一把,叫那賀家討不了好處。
譚太太也并不是想要叫賀家倒霉。
譚家賀家畢竟是姻親,親族關系交錯復雜,一樁連著一樁,這一家倒霉,那一家也好不了。
現任的譚家老太爺最先察覺到這一點,便有意無意地從兒孫這輩子開始剝離和賀家的關系。
這才娶了漕幫的譚太太。
也該著譚家發跡,漕幫當時剛歸順,世家大族瞧不上這樣的草莽,還把漕幫當土匪看待,只有譚家另辟蹊徑,不嫌漕幫,還娶了漕幫二當家的女兒為宗婦。
譚家的生意也借著漕幫突飛猛進,本來只是個皇商末流,搭上漕幫之后,如今整個大豐朝的內陸船只,幾乎都是譚家制造的了。
便是荊州府以北的海上用船,也幾乎都是譚家的了。
先前譚家都被賀家壓著,這以后,就能壓賀家一頭,賀家卻還是總想著欺壓譚家,做譚家的老大,這怎么能行。
譚家小輩的親事,凡是要緊的,都不能娶了賀家的人,譚家的女兒,也不曾嫁給賀家的嫡支,只嫁給遠親,維持表面的姻親關系。
兩家面子上看著還親,內里其實已經有裂痕了。
“譚太太此話何意?”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