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兒子呢,經商倒很在行,但目光短淺,只能看得到眼前的東西,看不到長遠的利害。
小兒子呢,倒是能文能武,可惜了,心地又太過仁慈。
若是這兩個兒子的優點結合在一起,倒是不錯。
李紳忍不住在心底嘆了一口氣。
也不知道韓金枝肚子里的是兒子還是女兒。
若是個女兒,他一定會從小就給女兒請了教養嬤嬤來,把女兒培養成賀芙蓉袁如意孫琇瑩那樣懂規矩知禮儀的好姑娘。
若是個兒子,他也會悉心教導,將來把家業都傳給這個小兒子。
無論是兒是女都不要緊,韓金枝現在能懷上,等生下了孩子以后,他再加把勁兒,叫韓金枝再生就是了。
反正他現在年歲也不大,有的是時間和精力,陪著小兒女長大。
想到自己后繼有人,李紳看李維新就不那么生氣了,反而認真地給李維新解釋著。
“兒啊,這回你說的沒錯,圣上的確不會再把皇位傳給英王了,其實一開始,圣上就沒打算把皇位傳給英王,否則,也就不會叫英王去處置燕王這件事。”
“圣上對燕王極其信重,早年間,還有傳言說圣上意欲將皇位傳給燕王呢,要不然,也不會叫皇后認下燕王為養子,兒啊,你不要看皇上現在這么寵愛貴妃,其實,皇上心中最看重的還是皇后。”
“所以,當初皇后一養了燕王,外頭就有傳言,說皇上要把皇位傳給燕王,后來燕王被指派到燕地去,也是皇上讓燕王去牽制漠北和遼東,你看皇上有多么寵愛燕王的后代就知道了。”
“你仔細數數,燕王的兒子河西郡王,可是這一輩頭一個郡王,燕王的女兒千城郡主,也是這一輩頭一個郡主,還是一個四歲就有了封號和屬地的郡主,這在皇家可不多見。”
皇家的規矩,孩子得過了十歲,能立住了,能長成了,才會加封。
不然,孩子年歲太小,怕壓不住貴氣,容易夭折。
許多普通人家也是這么做的,孩子不到十歲,不起大名兒,就狗子丫蛋這樣地叫,就是怕孩子養不住。
像李維新,十歲之前,家里都叫他大郎,出了四房,在李家,人家都會說四房那個大郎,只因其他房也有大郎二郎,怕叫混了,所以才在前頭加上一個四房。
皇家也是如此。
所以,四歲上就被封了郡主,且還有封號和屬地的,這還是頭一個,足可見皇上有多么信重燕王。
這樣一個王爺,忽然被人告密,說是跟漠北異族有勾結,皇上即便是信了,也會慎重待之。
此去查詢燕王,是一件十分棘手的事情。
無論做得好與不好,都會不受圣上待見。
旁人躲避都來不及,只有英王屁顛屁顛地接下了這個差事,他還以為是美差呢。
從他接下差事開始,他就注定和皇位無緣了。
“何況,”李紳鄙夷地笑了兩聲,“那英王還有個你知我知的癖好呢。”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