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桃沒想到事情會朝著這個方向發展。
沈家大房這個吃相也太難看了。
沈家大房二房早就分了家,清源茶室的生意,沈家二房沒有沾染半分。
這么多年來,二房就靠著那點田地和幾間鋪子度日。
兩家雖然門對著門,可大房卻從沒有過問過二房的生計。
若不是二房人口少,那個當家的姨娘又慣會精打細算,這些年下來,二房怕是早就變得精窮了。
雖然說有個二房老爺在外頭當官,可當的卻不是正經官兒,而是個幕僚。
又常年不回來,沈家老太太本就偏心,因為這個,便認定小兒子沒出息,所以更加偏心了。
但是也沒有偏心到這么離譜的程度。
二房才救了大房一家子,這老太太和沈家大房的人便過河拆橋,翻臉不認人了。
這可真的是沒地方說理去。
賈老四越說越生氣:“那沈家老太太不講理,沈家大房的太太和那個沈家大爺就由著老太太鬧騰,那意思就很明顯了,就是要二房把口糧都交出去,一家子欺負沈家二爺是個沒成婚的小子,家里做主的又是個姨娘。”
“我看時安要是不在,這群人就跟那王家兄弟差不多,時安到底讀過書,說話文雅,待人客氣,由著沈家二爺給了沈家大房一多半的口糧,又客客氣氣地把人送回沈家大房去了”
“這若是我,必定拿著糞叉子,把這群不要臉的人都給趕出去!”
此番言論得到了包括山桃、賈老太在內的一致支持。
只有琇瑩忍不住問賈老四:“姨父,既然沈家大房都回去了,那我哥哥還留在沈家二房做什么?接下來,只要囑咐沈家二爺緊閉門戶,不許沈家大房的人進去,不就行了么?”
賈老四搖搖頭:“瑩瑩,你有所不知,那沈家二爺是個孝順心軟的好孩子,沈家老太太若是拿孝道壓下來,他不會不開門的,這要是一開門,沈家二房就要遭殃了,時安就尋思著,幫人幫到底,送佛送到西,暫且留在沈家二房幾日,等天徹底好了再說。”
山桃等人都覺得孫時安這么做沒錯,琇瑩卻嘆口氣。
“太過孝順,便是愚孝了,不是一件好事,這沈家的二爺若是不改改這心軟的脾氣,就得娶一個人品好,又厲害些的娘子,幫他當家理事,不然的話,他這日子會越過越差的。”
見她小小年紀就開始感嘆別人家的家事,山桃便忍不住去捏她的臉:“你愁什么?一個還沒及笄的小丫頭,偏偏要裝大人,說這些有的沒的,叫人笑話你”
琇瑩卻很認真:“嫂嫂,我說的是真的,話本子里都是這么寫的,兩口子過日子,得要一個人強,一個人弱,不能兩個人都強,或者兩個人都弱。”
“兩個人都強,湊在一起天天吵架生氣,兩個人都弱,就會被外人欺負死,這沈家二爺性子好是好,可就是太愚孝太心軟了,若是他娶的娘子,也是個愚孝心軟的,這沈家二房就得被大房吃干抹凈了。”
“就得要找個性子好,能拿捏得住沈家二爺,且對外頭又厲害的,這沈家二房的日子才不會難過。”
別看琇瑩年紀小,說出來的大道理倒是一套一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