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桃扭頭看向聲音來處,便對上了賀大太太譏諷的笑容。
喲,這是才放出來,就來尋仇了?
賀家捐了白銀三千兩,海貨干貨一千斤。
的確不少。
孫家跟賀家沒法比。
但山桃覺得自家捐的東西不少了。
除了給城里的百姓們發放過棉衣之外,山桃還自掏銀兩,請了秀水鎮的人去疏通到各個村里的道路,這便是一筆不小的開支。
何況孫家才建府,到如今也就只有豬肉鋪算是賺了點錢,可也還沒回本呢。
家里現在有的錢,都是金爺給的,以及上頭和英王賞賜的。
賀家卻是在此地經營多年,家中產業眾多,銀錢不計其數,跟賀家比,孫家實在是比不過。
山桃有自知之明,當即就朗聲道:“叫賀大太太看笑話了,我們家里銀錢不多,的確只能拿得出來這些,何況這些日子,我們家里出錢修了秀水鎮通往各個村子里的道路,也實在是拿不出更多的錢了。”
“賀大太太如果能拿出更多錢來,還望賀大太太能為百姓們著想,這可是積攢陰德的好事啊。”
明里暗里諷刺賀大太太之前不積德。
賀大太太臉色陰沉,才要開口反駁,縣令夫人已經淡淡地笑了兩聲:“捐多捐少,本就是自愿,各家財力不同,要量力而為,賀大太太嫌棄孫家捐錢少,豈不是在嫌棄簡國公府和我們家?”
“我們兩家捐的還不如孫家多呢,何況還有縣丞、主簿、典史等人,這都捐的不多,難不成,賀大太太也要笑話我們么?”
賀大太太心里一震。
她方才光顧著譏諷山桃,逞嘴上痛快,倒是忘記了,就連南宮羽和縣令夫人,也只才捐了一千兩白銀,她譏諷山桃,無形中把這些人也給得罪了。
賀家還要做生意呢,以后少不得要跟官府打交道,官府里的人可萬萬得罪不得。
賀大太太便很有些不知所措。
賀芙蓉瞧見了,心里就忍不住埋怨賀大太太。
她這個娘怎么越來越沒有成算了?
這是什么場合?怎么能為了點私人恩怨不顧大局?
就算是想要報仇,也得挑個時候啊。
賀芙蓉趕緊站出來笑著打圓場,為賀大太太解圍:“縣令夫人莫要怪罪,我娘就是一片赤誠之心,想著百姓們怪可憐的,我們這些有錢人家應該多出些力才是,就忘了孫家才建府,一時心直口快說出來了。”
她又轉身朝著山桃行了個禮。
“孫夫人千萬別怪罪我娘,孫夫人說的是,我家里是應該多出一些,娘,咱們出五千兩,再加兩百匹棉布,如何?”
五千兩白銀,兩百匹棉布,一千斤的海貨干貨……
這是今日報出來的最多的捐獻銀錢了。
縣令夫人忙笑著夸贊賀芙蓉識大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