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遠還真又想到了掙錢的辦法。
為了裝神弄鬼嚇唬張順才和張建軍,他研究過電子管電路,把姚大廈他爸留下來的那臺米國造收音機都研究透了。
米國的那臺收音機,電路已經夠復雜的了,國產的對他來說就很輕松了。
他就想,現在這個時代,收音機可是家庭最貴重的物件。國產收音機不見的不出故障。出了故障,大家絕對不會想扔了買新的,一定得找地方修。可是,哪里有修這東西的地方呢?
他抽機會,騎自行車沿著公路一直找到城里,才在一條街上找到一家電器維修部。這維修部不是公家的,是一個腿有殘疾的中年人開的。
像這種殘疾人,國家還是允許自謀生路的。但這中年人是自學的收音機修理,屬于野路子。
姚遠就不同了,他是機電專業的大學生,又有過豐富的電子維修經驗,水平自然不是那中年人可以相比的。
他就在人家的鋪子里和人家閑聊,抽機會就給那中年人露了一手。
行家一伸手就知有沒有。中年人一下就看明白了,這家伙是高手。接著,他就把自己幾個解決不了問題的收音機拿過來,讓姚遠給他看看。有萬用表和電烙鐵一類的專用工具,姚遠很快就把毛病給他找到了。
維修鋪子里有多數現成的配件,也有現成的配件進貨渠道,不用像姚遠改造那個米國收音機一樣,到處想盡辦法淘換零件,維修起來就快的多了。
臨走的時候,中年人給他三塊錢,姚遠沒要。
他跟那人商量說:“你看,公家的電器維修商店要價高,人們收音機壞了,還是愿意到你這里來修,你要價低呀。可是,你這個維修水平啊,我不客氣地說,實在不怎么高明。所以,大家不信任你。如果我過來幫忙呢,我也不是吹牛,只要你有配件,就沒有我修不好的收音機。這樣,找你的人知道你水平高,就會越來越多。到時候,你的收入也會成倍增加。而且呢,我修收音機的時候,你還能學點理論知識,我會電路計算啊。”
中年人聽著,的確挺劃算。但他的情況和姜抗抗差不多,公家允許他自謀生路,可是并不允許他雇傭他人。
姚遠說:“這個不要緊,我白天不過來,只是晚上過來。晚上你把門店一關,誰知道我在這里啊?”
中年人的店鋪是前店后家的樣式。前面這間屋是電器維修鋪,后面有個院子,他和老婆孩子住著。他想想姚遠說的在理,就答應了姚遠。提出來,只要是姚遠修好的收音機,可以和他對半分成。
姚遠不干,和他說:“你不能只看到明著的錢啊。我在這里干,第一你學到了知識和技術,維修水平會大幅提高。第二你能修疑難問題的名聲就會傳出去,你的生意就會越來越好。只是這個你就賺大了,怎么還好意思和我提對半分成呢?我修好的收音機,你得把維修費都給我才行,要不這事兒咱就免談。反正我有工作,不掙這個錢也無所謂,就是想閑著沒事,掙倆零花錢。”
中年人考慮一下,還是劃算,就答應他了。
從此,姚遠下班以后,就帶幾個窩頭和咸菜,騎著自行車往城里去,在那間維修鋪子里修收音機。
他控制著時間,每天只完成一定數量的收音機,不留沒有干完的活。這樣,就可以和店鋪老板每天結算,省的按月結算,老板看他掙的多了,耍小心眼克扣他。
另外,修收音機和以后修電視機和手機是一樣的,開殼的費用是一定的,更換配件和電子管,都明碼標價。這個,他已經在國營的維修商店打聽好了,私人不會比國營低太多,老板也沒法糊弄他。
姚遠在那間鋪子里,是邊吃飯邊修收音機。碰上容易的時候,九點以前就能干完活往回走。碰上難題了,他就少修兩臺,盡量十點左右回來,到家也不會超過十一點,不會讓抗抗一個人在家太久。
姚遠沒有把自己修收音機這事兒瞞著姜姨。姜姨看著姚遠為給抗抗掙營養費這么拼命,都有點后悔了,打算答應他,允許他私自存留十塊錢的工資了。
可是,姚遠不讓抗抗接活,家里的收入就少了很多,將來孩子出生了還得花錢。上哪兒弄這么多錢啊?最終還是沒有松口。
她卻料不到,姚遠第一個月的收入,竟然有六十多塊,比抗抗做衣裳掙的都多!
這一回,抗抗懷孕期間的營養費,就徹底解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