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初第一眼看到那個大浴盆的時候,姚遠是沒想到自己將來會用到這東西的。
他只是不經意地掃了一眼,覺得這個浴盆,應該是民國年間的東西。這個時代的東西不值錢。
就是不知道做浴盆的木頭是什么料的?如果是金絲楠木一類的東西,倒是可以當破爛從主人那里給弄來,留著升值。
他不懂木材,只知道以后的老家俱一類,因為木材珍稀而變作無價之寶,他也就心里想一下算完。
現在,抗抗要洗澡,他就想到那個見過的木浴盆和它的實用價值了。
這浴盆應該是早年間富人家的小姐太太們用的,足夠一個大人進去,在里面泡澡。
到了那條小巷子的時候,姚遠就下了自行車,推著往往前走,一路四下里巴瞧,找那個黑漆大門。
他原先只是望了一眼,具體位置他也記不住了。
還真是不錯,走到小巷中間的時候,他還真看到了那個大門,而且大門還開著,大木浴盆也依舊擺在那里。
他把自行車支在大門一邊的院墻邊上,徑直進了那個大門。
門里過了走廊就是一個四合院,住著三戶人家。
四合院兩邊房子的走道里,分別加了隔墻。
估計過去這個四合院,只是這大戶人家的一個院子,四周也屬于他的,因為那窄隔墻是紅磚壘的,與青磚蓋的房子明顯不同。
院內北屋有個小腳老太太,坐在房檐下曬太陽。
姚遠就走過去,跟那個老太太打招呼說:“大娘,我問個事兒啊,門口那個木頭盆,是您家的吧?”
老太太抬起頭來看看他問:“你是誰呀,問這個干啥?”
姚遠就解釋說:“是這樣大娘。我是礦機的工人,家里孩子多,都挺淘氣的,這冬天里帶著去澡堂洗澡不方便。我就想呢,弄個大盆,讓他們在家里洗。我這不到處找這種大盆沒找著有賣的,路過這個街,就看見您這里有這么個物件了,我就想問問您,這東西您賣不賣?”
老太太就說:“那個東西都放了十幾年了,早不能用了,你買回去也不能使。”
姚遠說:“剛才呀,我進來的時候,也看過那個木盆了,木頭還挺好的,就是中間倆鐵箍銹壞了。我買回去,換倆鐵箍,沒準兒就能使呢?”
老太太就瞅一眼姚遠說:“這樣啊,那你給五十塊錢吧。”
姚遠的眼睛就瞪大了:“啥?這么一堆爛木頭,您要五十塊錢?您這不是訛人嗎?”
老太太看著姚遠急赤白咧的樣子,就笑了,不緊不慢說:“知道這木盆的來歷嗎?這可是當年住在這里的四太太,花二十塊大洋,從城北教堂那里的洋牧師手里買回來的,是老物件。這老物件兒啊,會越來越值錢的!”
嘿,這老太太也知道老物件兒值錢了?
姚遠就跟她對合說:“老物件兒值什么錢呀?破四舊您忘了?您這是封建思想殘余,要受批判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