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里,到處都集體公有企業,那些集體產權的服裝廠,在這個時代,是不會正眼看姚遠這種小老板的,別說給他代工了。
他只能考慮現在已經允許正大光明搞副業的農村了。
可是,三中全會以后,城市附近富裕一些的農村,已經活躍起來,有的是自己掙錢的門道。
你一不投錢二不來辦廠,就想著讓人家給你做服裝,借雞生蛋,人家根本不搭理你。
姚遠也嘗試著去城市附近幾個村里,跟人家商量,人家一聽他不投錢,直接就不和他說了。
思來想去,他還是放棄了這種運營方式。
可早上起來,到了店鋪,看到小慧的時候,他靈機一動,突然就想到了解決辦法。
也只有小慧老家這種幾乎沒有掙錢渠道的窮山溝,說不定肯干這個。
那么,在小慧老家弄個小規模的服裝作坊,替他加工服裝,絕對沒有問題!
將來他的店在城里站穩腳跟,其他私營店開始出現的時候,他可以開第二家、第三家專賣店,甚至可以把專賣店開到百貨公司的大樓里,開到其他城市,開到省城去。
那時候,他的品牌銷量上去了,服裝作坊也就變成服裝廠了。
關鍵還在于,在小慧老家弄個代工廠,符合馬副縣長教導他的,不能只一個人富,要帶著大家一起致富的思想。
他帶著最貧困山區的老百姓一起致富,馬副縣長一定會支持。而且,小慧的老家那個村子,和抗抗插隊的那個村子屬于一個縣,是馬副縣長過去管過的地方,他對那里有感情。
在這樣一種情況下,姚遠提出來給那個村子貸款,馬副縣長也一定會答應。
把前后環節都想通了,他就再也等不及,帶著小慧急急趕回她老家,趕緊把這個事情搞成。
離他計劃的店鋪開業時間已經越來越近,再沒地方生產他的服裝,指望著翠霞姊妹,不出一個月,他的貨源就得徹底斷了。
你連貨都供不上,算什么店鋪啊?立刻就會在顧客心里起不好的反應,這可是做買賣最忌諱的。
喝著酒,姚遠就把自己的大致設想,和王四福說了一下。
辦個服裝廠,對其他富裕的村子來說,也許不是很大的事情。可對這么個窮山村,那可就是最大的事了。
王四福心里想著姚遠的話,就把桌子上姚遠放的那盒煙拿起來,抽出最后一支,又點上了。
姚遠看見了,就讓小慧去自己的包里又拿一盒煙出來。
小慧拿過來,放到桌子上說:“就少抽點吧,這屋里開著門都嗆人了!”
她爹權當沒聽見,把那包煙拿過來,自己撕開錫紙封,抽出一顆,也點上了。
這時候,姚遠就又解釋說:“其實吧,我說的這個事兒,和剛才你們老二位說的,是一回事兒。”
那倆人就都把目光投向姚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