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慧是真能啊,花五千塊錢買了變壓器來,給村里通上了電,家家戶戶有了電燈,連村里街道上都有了路燈。
小慧說了,再過個幾年,她有了錢,就把村里通公路的那條山路鋪上水泥,讓它變成平坦寬大的公路!
村里也要鋪水泥路,連上公路,通到各家各戶門口,再不用擔心雪天路滑,下雨弄兩腳泥。
這是農村人幾十年的夢想啊!
王四福想讓權的想法,卻沒有如愿以償。
在別的村子都在東闖一下,西碰一頭,胡亂找著致富辦法,最終卻什么沒干成的時候,王四福的村子竟然悄無聲息地辦起了服裝廠,還清了所有債務和貸款,還通上了電。
這明擺著就是先進典型啊。這樣的干部想退下來,那其他干部還活不活了?
王四福不但沒退下來,還給鄉里,也就是原來的公社,給上報到縣里,準備提拔他到鄉里干書記去了。
他才四十多歲,心里當然也有一把熱情之火。
從小慧的成功上,他也看出來許多門道。
想致富,第一得有膽識,第二得找像姚遠那樣有見識的人幫襯。第三得有把先進東西弄進來的本事。
這本事也是膽識。你光知道不敢干不行。就像這服裝廠,當初他就不敢干,結果人家小慧干起來了,弄的他在村里沒了威望。
還有,他曾經第一次見姚遠,跟姚遠說的那些因地制宜的想法,到了鄉里,就有了實現的可能。
那么,就去找馬副縣長。你讓我干,我就得有錢,你就得給我貸款。
這一回,王四福的膽子就大起來,為這個馬副縣長曾經工作和戰斗過的革命老區,再一次輝煌起來,打下了基礎。
略過王四福的仕途不提,單說小慧。
服裝廠擴大了,就得有嚴格的管理制度和管理人才。而那時候想在這偏遠的山區,弄個有知識的人才來工作,不是基本不可能,是直接不可能。
指望著小慧自己那點聰明勁,想管這么大一個工廠,那就不行了。
所以,姚遠還得插手,親自過來,有時候就在村里住一段日子,幫著小慧建立一套完整的管理、質檢和財會制度。
好在這么屁大點的小廠,對一個培養干部來說,基本就是小菜一碟。
他用不著人才。小慧對村里人知根知底,誰能用誰不能用門兒清。
他把小慧選好的幾個人集中到一起,像教小慧一樣,把自己制定的制度給他們講解清楚,再把工作的程序和意義講明白,剩下的,就看小慧和這些人的悟性了。
小慧的悟性很高,在姚遠不時過來指導下,邊實踐邊學習,慢慢就把工廠弄的有模有樣了。
有了生產經理,有了質檢部長,有了財務主管,還有了辦公室主任。小慧就騰出來,主抓全面工作。
工廠擴大的日子,姚遠經常過來,整天的和小慧膩在一起。村里人,包括小慧的爹娘,都認定了小慧和姚遠的關系。
小慧心里,也是認可這種關系的。你不是要我等五年嗎?十年我都等你!
既然你要我等,我又肯等,那我們其實就是這種關系,我干嗎還要否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