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好多南方的工廠,包括第一批發展起來的鄉鎮企業,就像美美這樣,開始生產計劃外的產品。
生產少了,所需材料從計劃內材料里劃撥就行了。因為你上報采購計劃的時候,肯定會打出一部分富余來。
可生產的多了,特別是那些鄉鎮企業,根本就沒有計劃內的采購權,只能想方設法買計劃外議價的原材料。
這就是議價原材料的由來,議價的價格,一般都不會低了。
可是,你就算是想高價買,那時候生產能力有限,市場上也得有才行啊。
于是,就產生了一幫“倒爺”,靠自己關系,弄出平價的批條,然后按市場高價賣給需要的廠家。
當然,這中間還不知要倒幾倒,反正倒手越多,到廠家手里,價格就越高。
甚至,有些騙子,號稱自己可以弄到批條,把一些小老板給騙的血本無歸。這可是那個時代人人皆知的,最標準的投機倒把事件。
后來,國家嚴厲打擊這個現象,被好多人說成“倒春寒”。再不“倒春寒”,直接就亂套了,影響到國計民生了。
當然,不免殃及魚池。姚遠就怕被殃及,所以要把自己的有形資產給變沒了,不敢露富。
計劃經濟時代,礦機手里是沒有錢的。而想在未來的市場經濟時代,研發產品,購買新設備,上馬新項目,不走過去的老路,就必須得有錢,而且要有大錢。
這就是一個矛盾,一個讓礦機根本無法擺脫那個必須經歷厄運的矛盾。
你就是神仙,沒錢你能干什么?
姚遠不回礦機,就是因為他無法看著礦機走不出這個厄運的怪圈啊!
當然,這只是礦機的更多,更復雜的厄運之一。
美美終于明白,她原來看到的希望,恐怕只是空中樓閣。
可是,不管怎么樣,能積累一部分資金就積累一部分資金啊。將來要用的時候,可以先用來做產品研發費用。產品研發成功,可以申請上級撥款啊?這也是擺脫厄運的一條路子嘛。
姚遠就又不由苦笑。美美的想法,還是太簡單了。
美美說過,張代表已經和她商量,把小件車間成功的經驗,向整個礦機推廣。這樣,就不止是一個小件車間在積累資金,全廠都可以這樣,改善職工收入的同時,積累日后需要的資金。
姚遠卻知道,以后的分廠制,就是這個路子。
分廠有了更多的經營權和財務權,卻不能保證每個分廠廠長都是姜美美,有他姚大傻的物質支持,用不著謀私利。
在沒有有效監管機制的情況下,盲目下放權力,就給了許多人空子可鉆。
在金錢誘惑面前,有多少人可以真正經得住考驗呢?
最終,工廠沒有積累到多少資金,卻讓一部分人先富起來了!搞亂了整個的管理體系,加劇了職工和干部間的互不信任,混亂了原本單純樸實的職工思想,甚至導致了好多職工,開始懷疑整個的國家政策……
這,又是一個礦機必須走向末路的因素。
所以,姚遠為這個,專門去找了張代表。
沒有合理有效的監管,推廣美美的辦法,無異于飲鴆止渴啊!